当前位置:首页 > 行走天下 > 详细内容
让你震惊的孟加拉!
发布时间:2013/11/13  阅读次数:2021  字体大小: 【】 【】【

  

事实求是讲,我对孟加拉没什么好奇心,与之接壤的几个国家我都去过,有的还去了好多次,对南亚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要不是因为影友几乎是挟持邀请,我想我可能就与这个国家没什么缘分了。

  

然而到了孟加拉之后,我发现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确实这样。孟加拉地处南亚次大陆的边缘,人们的长相跟印度人很接近,但这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伊斯兰国家,其宗教、习俗与周边国家有很大差异。在孟加拉的十天里,惊奇和意外不时地陪伴着我们,因为买不到车票被滞留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巧遇疯狂的洒红节、目睹宰牲节的血腥场面,闯入世外桃源的小镇兰加马蒂。。。特别是在孟加拉东南的吉大港专区的兰加马蒂小镇,这里紧邻印度和缅甸,只有非常狭小的地带与孟加拉相连,几乎是一个飞地,更加感受到别样的一种风情。这次孟加拉之行本来是奔着宰牲节去的,没想到穆斯林宰牲节和印度教的“撒红节”紧挨着。本来我们还打算去另外一个城市,因为节日全国放假三天,买不到火车票,于是“随遇而安”跟当地人一起,三个民族把两个节日一起过了。

疯狂的洒红节在从吉大港通往兰加马蒂的公路上遇到堵车,在这种乡间公路上车辆不多,除了车祸事故很少有堵车的状况,我下车探问,原来前面的一个印度教村落在欢度“Durgapuja节”,暂时过不去了。这个节日有点类似我国的泼水节,人们将红粉涂在额头以示祝福,额头上涂抹的红粉越多则就越有福气,于是一路上我就看到许多大花脸骑着摩托车露着白花花的牙齿从身边风驰电掣而去,看到这么有意思的节日自然不能错过,我们弃车步行进了村子。在村口,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手捧着盛满红粉的托盘,问我是不是来一点,入乡随俗嘛,来点就来点。不成想后面有一排大姑娘小媳妇等着呢,每人都给来点,十几双红酥手齐刷刷地伸过来,一眨眼的功夫我和几位同伴就变成了孟加拉的红脸关公。她们开心地笑着,因为很少见到外国人,我们的参与让村里人很开心,人们很有礼貌、很友好,不时地有人给我递来汽水或者纸巾。当然也有不少坏小子会趁你不备偷袭一把,将本来已经五颜六色的脸涂得更加色彩斑斓。路上的彩车越聚越多,每个村子都会开来一辆彩车,彩车上是一尊湿婆神的妻子铲除恶魔的雕像,这尊雕像是区别印度教两个洒红节的标志,有雕像的洒红节只有孟加拉的印度教徒才过,也就是说,这个节日是孟加拉独有的。人们在车上载歌载舞,相互喷洒红粉,尽情地欢度节日,黄昏时节日到达高潮。我狂拍了一个下午,嗓子都喊哑了,浑身上下五颜六色,连相机都沾满了颜料。

巧遇宰牲节第二天正好是穆斯林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宰牲节”,这个算作巧遇,我们做功课时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个节日。在达卡的时候就见到大街上有很多卖牛的市场,一路赶到兰加马蒂也看到很多牛市。原来这些牛就是等宰牲节这天宰牲的。因为孟加拉人大都比较贫穷,一头牛的价格在当地也算是天价了,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都会勒紧腰带,买下一头可心的牛,用花环装饰着欢天喜地地赶回家,留待过节这天祭献给真主。宰牲节与新疆的古尔邦节一样,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他,叫他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的喉管时,真主便派天使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儿子。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宰牲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宰牛则显得更加隆重。身穿节日盛装的穆斯林在小镇中心的清真寺祷告结束后,相互拥抱致礼,祝贺节日。当地人非常热情好客,每个见到我们的人都会主动问好,因为我们是外国人的缘故,我们的出现为节日平添了些许新奇快乐的成分,于是就被邀请到他们家做客。妇女们在家制作各种小吃,最多的是一种薄饼,我早上没吃饭就吃了一张,估计这位大嫂光忙着看我们拍照了,烙的不太熟,口感粘粘的。牛被几个壮汉翻到在地,用绳子绑住四蹄,****亲自操刀,一刀下去,血光四溅,场面虽说血腥,手脚却很麻利,牛挣扎几下就咽了气。不久功夫,小镇的街道上就血流成河,庖丁们剥皮剔骨游刃有余,牛很快就化整为零。他们要把牛肉分为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次日回到吉大港时,在火车站我看到一个流浪的老妇煮了好大一锅牛肉,这肯定是被施舍的,她笑逐颜开地招呼我尝尝,我实在是,没勇气尝。

  蒙古人与夜行者戈布多伊湖中的小岛或者岸边散布着一些少数民族村落,这些村落有的是信奉小乘佛教的缅甸人、有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土著居民或者迁徙而来的漂泊聚落,我对来自中国蒙古的一个村落很感兴趣,就乘船前往。在船上等了许久也不见船老大发动机器,一问才知,我们去这些村落需要有当地政府的保安陪同,我没细问究竟如何这般看重我们,估计一来这些村落不是很开化,二来我们是外国人并且稀有的中国游客,三来雨季刚过,湖水暴涨。想来想去也就这三个理由才能让我们得此重点保护的殊荣吧。从酒店旁边的小码头乘机动船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蒙古人居住的小岛。在蒙古人聚居的小岛上,我这个外来者一点也找不到“蒙古”的元素。他们古时候到孟加拉,长期与当地人融合,语言已被当地人同化,但信仰和习俗与当地人迥异,并且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来自中国的蒙古人。岛上的男人们捕鱼和耕种,女人们用老式织机织一些床单围巾之类的东西卖给游客,与其说他们挂起来是为了展示给游客看还不如说女伴之间的才艺比赛,我们从上岛到离去,没有人向我们推销,这反而让我有些过意不去。他们请我到他们家里小坐,给我们倒水沏茶,本来想买几条围巾来着,可身上没有当地钞票,美金他们又不知道何处能用,跟废纸无异。他们对拍照很新奇,见到相机显示屏上自己的影像开心得不得了。岛上的女人都会吸烟,烟具由竹筒做成,装上一锅烟可以吸好长时间,妇女们围坐着,你一口我一口轮流着吸,我试了一下,烟很冲,差点呛死。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