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剪影 > 详细内容
老人与海
发布时间:2014/11/4  阅读次数:2043  字体大小: 【】 【】【


【 1 】福建漳州市东山县南屿,有群老人,他们年龄在50到82岁之间,从春节后到中秋之间,每天傍晚,他们都会来到海边,用一种福建沿海一带传承千年的方式捕鱼,整个捕捞过程没有任何机械化工具,哪怕行船,也靠人力。夜幕降临,他们把小木舟推向大海,做捕鱼前的准备。摄影:李颀拯


【 2 】

老人们说,从他们小时候记事起,就开始在这片海滩上以捕鱼为生,这种父辈们传承下来的谋生方式叫“拉山网”。小船准备妥当后,老渔民们合力先把一条长约500米的缆绳加上100米的挂网装上船,准备带到海上。


【 3 】

晚上,这里的海滩没有霓虹的闪烁,漆黑的夜里只听见海涛拍岸的“哗哗”声。5个老人1条船,带着“山网”划向大海,一边划一边下网。大约1个小时后,他们静悄悄地沿着海岸兜了一个半圆,回到岸边,最远的下网地点离岸边约有500米。


【 4 】

随后,岸上的老人分成两队,各有七、八人,一队拉一条网索,两边同步进行。细看,他们腰间都扎着布绳或是皮带,皮带上系着一条不足一米的尼龙绳,绳子的顶端有一片方形的竹片,老人们轻巧地把竹片往缆绳上一抛,就缠住了绳索。


【 5 】

拉网中,每个人相隔约三、五步的距离,左右错落分开,远看如同生长于缆绳之上的枝干。老渔民的身体向后倾斜着,艰难地倒步而行,走到队尾的人每走一段便要换到人群的最前面拉网,如此反复。撒入大海的渔网受海潮的阻力和进鱼的重量,变得很沉,老人们拉网如纤夫拉船一般吃力。


【 6 】

随着老人后退的脚步,渔网逐渐露出水面,周围的看客们骚动起来。68岁的陈怀明,陈老板只用了5分钟,就整理完了鱼获,第一网还填不满筐底。一位老人说,“原来这一带,那个鱼多啊!一网下去,往上拉,都拖不动。少的时候有10多担(1担约50斤),多的时候,有上万斤。”


【 7 】

晚上11点,最后一网鱼拉上来后,陈老板赶紧用冰块把鱼包好,骑上电动车准备送去菜场。“除去第二网的一条大鱼被一名看客当场150元买走外,那些小鱼都只能当饲料加工用,一块钱一斤。今天赚到的钱,粗算下来,20个人分,每人不到15块钱。”陈老板匆匆地说。


【 8 】

老人们慢悠悠收拾好工具,各自领到前一天渔获的分成,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叠好后放进口袋。这个团队一共20人,2人负责在菜场卖鱼,1人负责住在海边的小屋中看守渔船渔网和给鱼获分类,5人划船,剩下的人在岸上拉网。


【 9 】

只要是出海的日子,下午4点半过后,老人们便陆续从家中过来,坐在海滩边的窝棚下,有的喝茶聊天;有的打牌赌香烟;有的逗流浪狗小花玩。“年轻时,拉山网可以养家。现在,不行了,鱼少,最多只能算贴补家用,或者索性当锻炼身体吧。”老人说。


【 10 】

在老人作业的海滩后面,有一片树林。树林里原有5条用于织网的织道,每条长300米以上。以前,拉山网的人多时,这儿也很热闹,如今,只剩一条织道还在使用。


【 11 】

老人们说:“5年前,就这片海滩上,还有30多条船在拉山网,现在只剩我们一条了。周围能拉网的海滩也不多了,要么开发成了旅游用的海滨浴场,要么布满了养殖网箱或在岸边埋下养殖水管,根本下不去网。”


【 12 】

老人们平时会去海滩上捡垃圾,比如一些破木头或者大的泡沫塑料。老人说,海岸上出现这些东西感觉太脏了,他看着难受,再说,有些垃圾整理一下可以继续使用,或者卖点钱。他们现在的窝棚里,大家坐着喝茶聊天用的桌椅沙发,都是这样捡来的。


【 13 】

小花是一条流浪狗。以前,小花的主人也曾是这些拉山网老人中的一员。去年,老人病了,去城里住院,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可小花还遵循着老人曾经的生活规律,每天下午4点会到这片海滩上来。曾经一起拉网的老人都认识它,于是,会带些家中的剩饭剩菜给它。


【 14 】

天色渐渐暗下来后,老人们开始整理工具,然后众人抬船下海。也许是因为吃的,流浪狗小花才定时来到海滩窝棚边。但老人们都坚信:“小花在等它的主人。”在他们看来,小花等待主人的那份坚持,就犹如他们对“拉山网”那份简单、念旧的坚持一样。


【 15 】

黄柴喊,82岁,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老人,他15岁就开始在这片海滩上拉网,最远也就到过厦门。原先,一家人全靠他在这片海滩上拉网赚钱。如今,孩子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定期也会给老人一点生活费。可老人还是习惯到这片海滩上来找“零花钱”。


【 16 】

张乡下,75岁,是这条小船的舵手,他划浆负责方向。这一天,天空乌云压顶,老张很兴奋地穿上雨衣,准备提前下水。他说:“有雷雨的日子,气压低,这样的天气,鱼多。拉网本来是针对渔讯,现在渔讯是没有了,但雷雨前后,鱼群聚集,能捞到就算是好收成了。”


【 17 】

秀霞,67岁,是这群拉山网老人中唯一的女人。她就住在海滩边的小屋中,负责看管工具和分捡渔获。她老公原本也是这些老人中的一员,因为实在赚不到什么钱,前年,她老公就去厦门的工地上打工了。


【 18 】

进顺,77岁,只会讲闽南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只会埋头干活。每次收工,他都会细心整理完所有工具,最后一个离开。陈老板每次都会有意地多给他几块钱或者送他几条鱼,他都会显得有些不太好意思,然后默默收下。


【 19 】

雷旺的老伴每天傍晚时,都要点上一支香,朝着大海的方向拜一拜。这些拉网老人的家中,有很多都是子承父业,只是年轻人都开起了大船,去了远洋。大海阴晴不定,靠海吃海的居民往往都很虔诚,在男人出海的日子里,女人们就拜佛祈福,求渔获,求平安。


【 20 】

时至今日,每当夜幕降临,老人们依旧会划船出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一种古老而谦卑的方式,面朝大海,感恩收获。南屿,曾经门前沙滩的海湾里,每天都有30多条船只作业,如今,只剩下20多个老人和1条小木船。老人终将老去,一同老去的,还有人们对大海的敬畏。


【 21 】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