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雪茄永远是一派帝王气象和贵族风范
发布时间:2015/6/17  阅读次数:1410  字体大小: 【】 【】【

   老烟枪们戏谑地比喻说:“一支‘湿好’的雪茄犹如勃起的阴茎,坚挺、丰满、顺滑,微微有些弹性。包叶叶脉均匀而清晰地浮起。”果然如此,一支上等雪茄,色泽深沉,粗壮有力,表面的叶脉丝丝缕缕,宛若有心跳的血管。难怪痴迷者都说:雪茄,是有生命的,活的。

  

雪茄叶面要舒展薄透,如少女的皮肤有弹性,像姑娘的脸蛋儿有光泽。叶片颜色越深,雪茄的味道便越浓;颜色越浅,滋味也越清。

  

所有高档雪茄都是人工制作,一种说法穿凿附会道,古巴的极品雪茄是加勒比少女在浸着香汗的大腿上搓出来的,显然又是男人们捏造出来的“意淫”故事,就像中国的一种贡品龙井茶,说是清明之前,美丽的少女用幼嫩的唇舌一片一片地衔下来。这种茶汤,滋味便大不相同吗?倒也未必。不过是人心先被故事醉倒了,一旦有少女介入,产品便不是僵硬的货物,而是融汇了丝丝缕缕的情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巴雪茄同样被一厢情愿地人格化了。

  

位于现今墨西哥犹加敦(Yucatan)半岛上的美洲原住民,可能是最早种植烟草的民族。之后南美洲,北美洲才开始烟草的种植。最早种植烟草或抽烟草的民族已无从追溯,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人一直要到1492年哥伦布航海之旅发现新大陆后,才知道有烟草的存在。当时哥伦布的两名水手发现古巴的印地安人利用棕榈叶或车前草叶,将干燥扭曲的烟草叶卷起来抽,这即是原始的雪茄。抽烟的习惯于是快速传播到西班牙与葡萄牙本土,不久后又传到法国、意大利,十六世纪中期,欧洲人对烟草已相当熟悉。  
  

  

1924年的秋天,刚从德国柏林和第一任妻子张幼仪办妥离婚手续的徐志摩回到上海。周末,在一家私人会所里邀请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先生。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客,在两人共享吞云吐雾之时,泰戈尔问徐志摩:"Do you have a name for cigar in Chinese?" 徐志摩回答:"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经过他的中文诠释,已将原名的形与意,造就了更高的境界。  
  

  

一支雪茄由三部分组成最里面是茄心,即填料叶(Tripa),然后是茄套, ,即捆绑叶(Capote),用来保护填料叶,最外面是茄衣,即包扎叶(Capa)。

  

手卷雪茄:整支雪茄包括茄心、茄套、茄衣完全经由人手卷制。 半机卷雪茄:由机器用捆绑叶卷实填料叶制造烟芯,然后用人手卷上包扎叶制成。  机卷雪茄:整支雪茄由内到外全部由机器制造。    

  

抽雪茄的人大多很“酷”:绅士风格的,按照规矩一小口儿一小口儿地吸食,烟气只在嘴里转个圈儿,随后再慢悠悠地吐出来。“牛仔”风格的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大号雪茄抄在手上,一口咬掉烟尾巴,嘴一歪,啐飞烟皮,再朝开口处吹股气,然后往牙齿上一叼,“当”的一声打开火机,接着便凑近宽大的火苗儿深吸猛嘬……

  

茄心得调配才是影响雪茄风味的主要因素。依照经验:越深色的雪茄越浓郁,口感可能也甜些,因为深色茄衣含的糖分较高。经妥善保存的雪茄,在香柏木盒中也会继续成熟发酵,在成熟的过程中,雪茄的酸度会越来越少,浓郁的雪茄,尤其是那些粗胖型雪茄成熟的愈好。  

  

雪茄的原文并不是英文,拼法也不是Cigar,它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雪茄的原文是来自玛雅文(Mayan),原文是Sikar。即抽烟的意思。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