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剪影 > 详细内容
末代猴戏
发布时间:2016/2/19  阅读次数:2035  字体大小: 【】 【】【


【 1 】安徽利辛猴戏始于清朝,在利辛县胡集镇,猴戏一度是这里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数以千计的利辛耍猴人带着猴子走南闯北。但在最近的30多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利辛耍猴人锐减至100多人,利辛猴戏也在城市化和现代文明的夹缝中步履维艰,走向末路。



【 2 】


【 3 】 61岁的李进银是安徽利辛县胡集镇李堂村的耍猴人。20岁时,李进银就开始跟着别人牵着猴子跑江湖。作为传统的耍猴人,一个人牵着猴子跑江湖仍然是他生存的方式。


【 4 】李进银每年农闲的时候出来耍猴,一年收入一两万元。在合肥的城中村里,李进银和另外两个耍猴人一起合租,在月租180元的简陋房子里,已经陆陆续续住了8个月。图为在出租屋里的李进银。每天上午,李进银起来的都很晚,上午街头人少,11点钟左右他才会出去。


【 5 】在李进银的记忆中,最初的猴戏表演是给猴子戴着面具,敲着锣,边唱边演的猴戏剧。而现在,让猴子鞠躬、作揖、敬礼这些简单的内容成了李进银耍猴表演的全部。“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猴戏了,就是用猴子讨个钱。”李进银对自己的方式并不忌讳。图为一次表演结束,拿到钱后,猴子将钱交给李进银,而这也是慢慢训练出来的。


【 6 】李进银怀念过去表演猴戏的岁月,但现在利辛的年轻人都不愿耍猴戏。李进银的两个儿子也不愿做这个,觉得不体面。图为合肥街头,李进银和合租的耍猴人刘健让猴子给围观的人拜年。


【 7 】


【 8 】和李进银合租的耍猴人刘健可能是目前胡集镇仅有的从事耍猴的年轻人。刘建刚刚36岁,他平时大多是在外打工,只是春节前后才出来耍猴。2015年12月6日,刘健从新疆打工回来后就到合肥替换了耍猴的父亲。


【 9 】刘健的父亲十几岁开始耍猴,但50年也没能改变家里的状况。而刘建的妻子也在几年前离家出走,留下了三个孩子。对刘健而言,耍猴只是被生活所迫,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猴戏,会的也只是让猴子翻跟头,敬礼和作揖,利用耍猴赚些钱维持家里的生活。图为刘健带着自己两岁的小猴和路人逗趣。


【 10 】春节前,合租的另一个耍猴人已经回家了,但李进银和刘健依然坚持在合肥耍猴,因为“马上猴年到了,讨钱可能容易些”。图为李进银和刘健每天带着猴子走街串户。在城里,他们为避免麻烦外出几乎不坐车,都是骑着自行车。


【 11 】


【 12 】随着表演猴戏的阻力加大和市场变小,在利辛县,像李进银和刘健这样在外耍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人从事起了训猴和养猴的工作。利辛县胡集镇的驯猴人杨维富今年71岁,训猴30多年。杨维富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牵着猴子外出闯江湖,曾经去过省外很多地方。“早年是跟随杂技班出去表演,有锣鼓,猴子也戴着面具,扮成齐天大圣的模样。后来也几个人结伴出去过,土地到户后,就再没有出去了。”图为杨维富在家训练一只猴子,经过长时间的驯养,猴子很他的听话。


【 13 】杨维富家有五只猴子,是胡集驯猴人中比较多的一家,在2015年猴王争霸赛上,杨维富训练的猴子夺得了冠军。图为杨维富在训练猴子晃板,这个动作需要训练一两年时间。


【 14 】而杨维富的四个孩子,多是外出打工谋生,没有一个人愿意与猴子打交道。对此杨维富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都嫌这个没样子。我喜欢猴子,现在驯猴不仅可以打发时间,维持一下老俩口的生活,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猴王大赛。”图为杨维富在训练猴子双杆技能,寒冷的冬天,训练都是在自家客厅里。


【 15 】


【 16 】 72岁的张立明也是训猴人,他几乎有着和杨维富一样的经历,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耍猴。“那时都是两三那个人结伴演出,有时候也与马戏团搭伴。演出都是正规的猴戏,还有伴唱的,现在已经不会唱了,停了太久时间没有唱了。”


【 17 】张立明有四只猴子,但他驯猴时间并不长,中间还停止了十几年。在张立明看来,驯猴费时费钱,“驯一只猴子要两三年,买来五六千,驯好了也只能卖两三万,期间猴子还要吃,如果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图为张立明将猴子关在室内,防止被冻着。


【 18 】 “驯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驯猴最重要的就是耐心,要像教孩子一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用鞭子抽。”而作为一件吃力又挣不到钱的事,张立明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愿意耍猴,“在村里帮人提灰桶打工,一天还有100元呢”。图为张立明在院子里训练一只小猴子踩高跷。


【 19 】这些被驯好的猴子大多卖给杂技团或者马戏团,民间的需求量很少。图为张立明在训练猴子投篮,这个技能刚刚开始,目前小猴子只知道如何将球放入篮筐中。


【 20 】


【 21 】 63岁的王玉建,跟猴子打交道很多年,十多岁就跟老父亲出去走江湖,如今自己在利辛县办了一个猴子驯养场,养了100多只猴子。王玉建除了养猴也驯猴,他的驯养场现在是利辛胡集耍猴人的基地。


【 22 】王玉建的的驯养场里,他妻子在打理萝卜,身后的笼舍里关着很多猴子。


【 23 】驯养场里的猴子大多被用于卖给科研单位、景区、动物园等,一只长成的猴子,售价几千到上万元。图为王玉建在驯养场里用胡萝卜喂笼子里的猴子。


【 24 】相比耍猴卖艺的微薄收入,养殖猴子更为赚钱,但那份猴戏中走南闯北的江湖气,却也已渐行渐远。图为王玉建摆弄自己的猴戏道具箱,这个箱子曾经跟随他几十年,里面放着很多过去的耍猴时的道具。


【 25 】


【 26 】 72岁的沈建义,1962年开始耍猴,由于年龄大不能出去耍猴了,于是重新操起了驯猴手艺,但他时不时的也还会在镇子上表演猴戏。图为沈建义在街头牵着猴子拿着鞭子准备耍猴。


【 27 】由于在家门口,一旁技痒的王玉建也敲起锣,准备帮助沈建义响场,仿佛又找到了当年耍猴戏的感觉。


【 28 】沈建义指挥着一只猴子表演踩篮球直立行走,站在场边的王玉建敲着锣。


【 29 】作为猴戏表演的一部分,沈建义的猴子将他的帽子抓下来顶在自己头上,围观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 30 】沈建义的猴戏表演吸引了不少大人和小孩,很多路人也都停下来围观。


【 31 】表演结束后,沈建义将猴子锁进笼子,以防发生意外,一场猴戏结束。而在利辛和中国的更多地方,尽管猴戏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真正的猴戏已离我们越来越远,更多的猴戏已被结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