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虚惊一场,原来压死的是一条看门狗
发布时间:2016/2/21  阅读次数:1744  字体大小: 【】 【】【
扬州市作家许国江,原为江都市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重新开始文学创作,主要投身微型小说及闪小说的创作与研究。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闪小说学会副会长。连续9次获(首届至第9)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并有作品被译成英文介绍至国外。被《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精选》评介为“当代百家”。他的诗作也矮小精悍,富有哲理,清新雅致,别具一格。今推荐几篇闪小说和我校刘宏文老师的点评,供大家欣赏。(刘宏文 江都一中高级教师,退休后对江都地方文史研究颇深。)

  

1.弈

             甲乙二子弈。弈酣,乙误落一子,欲悔。甲弗从。乙怒,欲罢弈。 众见之曰:“弈,戏耳,如是者何?”甲曰:“前有约,无悔,岂可背哉?况丈夫当举子无悔也。”众默然。乙面赤,乃复举子。 呜乎!弈且若此,况为人耶?

  

刘宏文老师的点评:(下称刘评)        

       许校《弈》的深意在于最后一句,这里的“况为人耶”中的“人”,并不是单指个人,叶该指团体、政党等。文中的“弈”,其实即可指人们的言行,也包括了文件、方针,政策,法规等等。

2.硕鼠      

单位鼠多,经常满地乱窜。 办公楼前。局长从小车子里面出来。清洁工张三突然看见一只硕鼠从阴沟洞里窜了出来,禁不住大声呼喊:大老鼠!大老鼠! 众未见硕鼠,却一起将目光投向局长。 局长大窘。 次曰,清洁工换成了李四.。

  

刘评: 《硕鼠》之妙从第一句就开始了,“单位鼠多…”,一个小小的科局单位鼠害之严重居然达到乱窜的程度了,其中局长不过是较大的一只而已,从这开头就可见现在国内反腐形势之严峻。联想到1958年我党曾大张旗鼓地发动除四害运动,规模之大,动员民众之多为历史少有,而老鼠苍蝇之类直到现在仍然猖獗的现象不会不引起人们思考。这篇闪小说中还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现象:单位里群鼠之多,人们连硕鼠窝洞的位置都能知道,他们为何不主动去灭鼠呢?

3.虚惊一场

        张局长夫妇刚刚用完脕餐,女儿小丽突然回来,身后跟着一名年轻的警官。局长见了,顿时脸色刷白,两腿一软,就瘫倒在沙发上。小丽大吃一惊,忙问:老爸怎么啦?天人慌忙取来速效救心丸,悄声问小丽:这人来干什么的?小丽说他是我的男朋友。天人松了一口气,说:快让他把警服脱了,你爸看了受不了。

  

刘评:

     张局长的丫头将当警察的男友带回家,竟将未来的老丈人吓瘫在沙发上了。当然丫头如事先通报一下,老张也不会被吓成这样的程度。这确实意外,但当下意外事件起到反腐作用的也确实不少,连二奶、三奶之间的内讧也能牵出老虎来,盗窃份子被抓获后意外暴露老虎的实例就更多了,这且不表了。作家在他的闪小说里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凡是贪腐份子,内心都是虚弱的,过着草木皆兵的日子,并没有安全感,或者知道自己有一天可能会暴露,但他们为何还是敢于贪腐呢,大概贪官们所想到的是这个现象是太普遍了吧,不发生意外情况是搞不到自己头上的,因此贪腐之风成了社会顽症,屡禁不止。许校的这篇闪小说也许就是揭露了当今社会上只要稍微有点什么动作,或者有点意外的小事就能使贪腐份子现形的现实。

  

4.丢了100元          

       局长无意之中说自己丢了100元。部下赵钱孙李闻之,纷纷帮助局长找钱。         没多久,赵跑来给局长|00元,说是在会议室沙发下面找到的;过了一会儿,钱给局长送来100元,说是楼梯口找到的;又过了一会儿,钱给局长100元,说是在洗手间找到的……         事情实在荒唐。局长感到好笑。他想,假如我说丢了1000元,不知道他们咋办?

  

刘评:

         局长无意中说出自己丢了100元,于是有赵钱孙李者,都声称自己在何处为局长找到了100元。作为惯于能弄虚作假的公务员赵钱孙李,借用为局长找到钱之名,各各奉上自己的100元无非是为了套近乎,求欢心,以求私利。读者看到这里自然就会鄙视这类马屁精式的人物的。事情的荒唐也使局长觉得好笑,他想,假如我说丢了1000元,他们会咋办呢?看到这里,读者必定要问,这局长是贪官还是楷模呢?好的小说特点之一往往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作家自己好像并不点破。就这篇闪小说来说,如果局长是清官,一贯能以身作则,局里熟知他秉性的部下也会要学着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办事,能拿出自己的100元后都声称是局长所丢失的吗?这就是俗话所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啊!当今很多王宝森式的贪官在落马前看上去都像似孔繁森呀,而且要剥掉他们的伪装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他们贪腐的数额要以亿计,但他们遇到的行贿人如果关系与自己不那么铁,或对贿赂看不上眼,贪官们一般都会十分马列,会对来人严厉批评教育的起来,形象立马变得十分高大,也真能使行贿者自惭形秽无地自容的。十多年来,反腐题材一直是许国江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5.叶局三迁        

       叶局是省委组织部空降到市里来当局长的。      叶局第一天上班,办公室主任和秘书科科长陪同他来到局长室。局长室宽宽大大,装修得很不错,环境布置也很得体,桌椅沙发、办公用品等等全是新购的。叶局看了很满意。      叶局上任不到半月,就向办公室主任提出换一个办公室。更换的原因1、2、3、4:合情合理。其实叶局更换办公室的真正原因是这个扃的原局长是在这个办公室犯案被捕入狱的。他觉得做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自己年纪轻轻的,成天坐在这个倒霉的办公室里,难免不沾上一点晦气。 叶局长搬进了新办公室,没几天,又提出换办公室。换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无需赘述。然而,真正原因是他了解到这间办公室原来是纪检书记坐的,前不久,纪检书记知法犯法,贪污受贿上千万,购买房屋30余套,不日即将在某地公审。叶局又提出搬迁办公室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叶局再次搬迁了办公室。不久,他听人说,这个办公室的原主人是负责常务的年轻副局长,这位老兄因涉嫌嫖娼被双开。他想,自已那么青春阳光帅气,坐在里面难免不引起人们众多的联想。难免不有损自己的形象。于是,他第三次提出换办公室。      叶局一次又一次地更换搬迁办公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议论。议论归议论,办公室还得换。他找来办公室主仼,亳不隐讳地向他说明一次又一次搬迁办公室的真正原因。他让主任找一间没有前科的于干净净的办公室。      天啊!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办公室咙?办公室主任犯了难。

  

刘评:

       《叶局三迁》是作家针对我党官员中不信唯物论,迷信唯心主义现象所想揭示的某一方面。叶局当然是塑造出来的人物,其原型读者也能随处可见,作家不过略微集中一下这类人共性而已。时下官员烧香拜佛,求仙问卦的事例屡见不鲜。连会点小魔术的骗子也能被众多高官尊为大师而拜倒在脚下。闪小说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是以点带面。叶局三迁仅仅谈了个我们一些官员头脑中的所谓图吉利的问题,必然就能使读者联想到我们官员所热衷的迷信风水等方面的事情。故事中的局长三迁的真正理由是很可笑的,但他就是要非迁不可。如果我们的官员当官仅是作为公仆为民众谋利益,自己不搞特权而克己奉公,随便坐在那间办公室里心情也会舒坦的,而且都会干出为民众所称赞的很多好事来,然而叶局却不。这就点明了叶局内心是有阴暗面的,并不是好鸟。这从他对装修得很好,对特地为他新购沙发、桌椅及办公用品等“看了很满意”就已经能略知一二了。这篇闪小说还揭示了这么一个问题,当今的贪腐现象是全局性的。民众中往往有这么一个看法,会以为贪腐现象及作风问题基层可能严重点,普遍点,高层会好得多。“天啊!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办公室”即是反映的基层情况。这也是基层民众招冤受屈往往就越级上访的原因所在吧。民众常常以为越到高层清官大老爷越多,对于这种看法,作者也给予了否定。你看,文中开头就点出了叶局来自省委组织部,被委以重任而空降,该是年轻有为啊,而这样一个相对年轻的官阶不大不小又见过更多世面的官员,精神空虚竟然如此不能不令读者去深思:他们空降而来是利民还是害民呢?

  

6.看门狗的悲剧        

       盗贼经常在深夜光顾单位,领导决定买条狼狗来看门。大门口拴了一条狼狗,虎虎生威,令人望而生畏。为防止误伤好人,单位决定每晚12时把狗放出,同时规定12时后,机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         一日,领导酒后夜归,狗不识其主,竟然咬了他一口,门卫大骇,欲严惩狼狗。领导很大度的说:算了,以后管好它就是了。        数日后的凌晨,门卫发现狼狗七窃流血,中毒身亡。        是谁狠心毒死了这条看门狗,人们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刘评:

       有两种人可以排除在毒狗者之外,即盗贼与狗肉从业人员,因为一是单位里并未发生失窃想象,无人失物;二是狗的尸体仍在原处,并未被加工成狗肉上了餐桌。再看单位里每晚12时后不得出入的规定是否合法,显然限制了人身自由,违反了宪法。那么会是单位里民众有人毒狗吗?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老百姓是世界上最老实最听话的,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们对这个法那个规一般都能遵守,一般都是只求安安稳稳过日子,生怕维稳维到自己头上。会是境外敌对势力或恐怖份子所为吗?也不会,因为那些份子的所为仅涉及政治生活层面,对看门狗是不会感兴趣的。那么毒狗者会是谁呢?读者从这篇190字的小说中已经看出,第一个被狗咬的是单位领导,领导层中的人干出这事的可能性应该更大点。这条狼狗是夜间单位恶规的执法者,它的悲剧的发生是对领导层人员一个也不认识,这条狗的意识反而是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它不知道人的社会中有些地方会有特权的存在。在存在等级制的社会中,如果法规制定人发现该法规实施的后果会有损本阶层利益时,或者会修改、废除法规,或者是坚持拥护者与严格施行者必将倒霉。

  

7.压死一条狗            

         镇长太太这条狮毛狗, 是一位朋友送的. 价值3000多元. 太太宠它宠得要命. 每天早晨和傍晚, 都要陪狗外出遛跶。          这天傍晚,太太陪狗走至马路边,狗窜到路中心,被一辆急驶而过的小车压得个正着。太太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惊叫声。小车停下,司机刚下车,就被太太一把揪住不放。         事情惊动了交警,交警将小车看了一眼,立马把太太拽到一旁,对小车司说,对不起,这事由我来处理了,你请上车吧。        太太缠住了交警。交警说,你看了牌照没有?我太熟悉这辆车了,不用说压死一条狗,就是压死一个人又怎样?

  

刘评:

       闪小说、小小说文字虽少,内涵却是很大的。就这篇《压死狗》而言,让我们先看看作为执法人员的交警。他不但是法律意识淡薄,而且是有法不依,执法随意。他见到肇事车是地方党政要员的座驾就连常规的调查取证工作也不做了。更为严重的是,封建制度下刑不上大夫的旧意识在这个当代执法者头脑中还根深蒂固,认为政府法规仅仅是针对民众的,对当官者无效,甚至认为只要是高官,压死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他处理事故的办法就是将官府肇事人员及官家车辆放走。这种情况对于法治社会的建立是极其有害的,起的是反作用。作家在这里向我们指出了要做到依法治国、执法必严在现实中是有多难。故事中的官员并未出场,下车的仅是司机。按理,不管事故的大小,责任的多少与有无,端坐车上的涉案人员不管职位多高,至少要跟着司机下来看看吧,然而他没这样做。这就交代了该官员素质不过尔尔了。再看遛狗者,因为是镇长婆娘,她遛狗遛到马路上去了,可看出平常也是不把交通规则放在眼下的,在她丈夫治下,任何法规对她也是无效。而那条狗呢,也是有点狗仗人势的样子,居然窜到马路中心去了。照理说遛狗者将狗溜到马路中心被车轧死,其主要责任在于遛狗人。但她因为是镇长太太,自以为夫荣妻贵了,在交通警察尚未认定责任的情况下,就先将下车的司机揪住不放,后又缠住交警,平常的霸道可见一斑了。我们再看她这狗因违反交通规则丧命后还会撕心裂肺惊叫,估计她的邻居若死于交通事故也不会如此悲痛吧。故事读到这里,不能不使人想到我的有些官员所以变贪变腐与其家属低劣的教养素质也是不无关系的。许国江的闪小说生动地勾勒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人的脸谱与思想境界的不够高,从而看出建设法治平等和谐民主社会的不易。

  

8.礼节          

       我的一位老同学,是滨江早报摄影记者。在滨江市享有盛誉,凡来本市视察或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或者市领导接见基层领导、基层领导向市委领导汇报请示工作,他都要跟踪进行报道,当然是用他的摄影。他以别名晨星发表在报上的新闻摄影作品,视角独特,构思精巧,得到领导首肯和热心读者的关注和青睐。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及时见报,另有一些作品,他觉得不宜公开发表,就把它珍藏起来,留着纪念。这些作品,他从来不向别人展示,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我。        这天,我到滨江市出差,办完事后,去拜访老同学晨星。他设家宴热情款待我这位不速之客。饭后谈起他在报社的工作,他一时兴起,捧出一本影集,对我说,老同学,来看看这个。          这是他的一本摄影作品集,他让我看的第一件作品是市委书记恭候前来本市检查工作的省长。照片上省长神采奕奕,从容自若。身材高大魁梧的市委书记,低着头,身子微微的欠着,其表情显得有些卑微,就像一个很内向的小学生站在班主任老师面前的样子。照片形象逼真,让我由表及里的窥视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微微一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紧接着是另一张照片,画面的中心位置上坐着的是市委出记,他神情肃然,一本正经,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感觉。而那几位向他汇报工作的,据晨星介绍他们都是一些乡镇书记、镇长,一个个像众星捧月一般,齐刷刷地围着书记,显得那样的卑恭,那样的虔诚,那样的俯首贴耳,其中一人手捧笔记本,好像在认真记录市委书记的指示。我看了,忍俊不禁。晨星说,你先别笑,再看看下面那一组相片。我翻开另一页,那是一位乡镇书记和村干部们在谈话,角色转换了,镇党委书记成了中心人物,其神态、其表情、其模样,与前一张相片上站在市委书记面前,判若两人,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决不过分。奇怪的是那些村干部们除了个别的而外,大多数显得很随便的样子。我想,也许他们没有什么教养,还不谙官场礼节吧。          

       我眼界大开。我说,老同学,你还真有两下子,你摄下这么多特别的照片,不怕砸了饭碗?晨星笑道,这些照片我是留着珍藏的,当然不会拿去公开发表。        说话间,我翻到了另一页。我一怔,眼前这一组照片中,有一张是去年晨星陪同市委书记到我们镇视察时拍摄的,站在镇长旁边的那个人不是我吗?我的脊背怎么也和镇长一样,弯曲得像把弓?细看自己那副德性样,我像被人打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的,竟不敢抬头正视我的老同学。

  

刘评:

         封建社会就是搞的等级制,搞特权,’礼节繁缛,下对上不能逾矩,否则会带来各种后果。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为阶段处于初级,社会中封建残余的东西仍然会存在不少。你比如走路吧,与世界很多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下级官员不能走到上级官员的前面,连平行都不可,尽管该上级老且病,已迈不开步子,而下级平日健步如飞也要克制自己,尽量慢点移动脚步。其实这个现象在我党创建阶段及很长时间内是不存在的。由于官员的任免多为上级任命,还未能达到群众自由选举的阶段,上下级官员关系中所出现的现象在许国江小说所描写出来的也并不算典型,只是略举一二。这篇微小说中耐人寻味的是文中的“我”,这个我好像并不为官,可能连公务员都不够格,因为有点文化,照理遇到了较高级的官员后脊梁是不该变形的,然而在这个场合中的“我”,像是得了不可救药的传染病,他的腰也立马弯曲得像把弓啦。这种脊柱变形传染病对社会与民众的危害及病毒的成因与灭除大概就是作家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吧。

  

9.良心

         公社食堂办不下去了,关了门,生产队也发不出口粮,社员家里十有八九断了炊。          赵家小三饿得全身发紫,眼睛发绿,躺在铺上,不能动弹。这种病唤着青紫病。        治这种病说难也不难,只需熬点儿米粥,或者哪怕煮几只山芋,让病人饱饱地吃几顿,就能死里逃生。        小三娘哭着说:他爹,救救小三吧!        小三爹无言。他扛着一把铁锹,来到自家的那一小块山芋田头。        他明知这块地里的山芋早刨光了,即使翻它个底朝天,恐怕也挖不出一个山芋疙瘩。        小三爹绝望地站着,茫然四顾。      突然,他发现毗邻的一块地里,竟有几棵还没有完全干枯的山芋藤,有气无力地躺在垅上,他断定下面有山芋。        这是李老四家的地,这山芋或许是他家留着救急用的,自己能挖吗?想到躺在铺上半死不活的儿子小三,他也顾不了许多了。        他脱下上衣,包着挖出来的山芋,偷偷地跑回家。        第二天中午,他听见了一阵凄厉的哭声,李老四的小儿子饿死了。他娘边哭边骂:哪个断子绝孙的,刨走了我家的山芋……        他像遭到雷击。        次日早晨。人们发现村边的小树林里面吊死了一个人。是小三他爹,老赵。

  

刘评:

     《良心》不是单纯纪录那个因人祸而造成饥荒的时代而为后人留下记忆的小说,其主题思想是体现在历史特殊时期,特定事件与场合人们的良心即人性表现的问题。我们知道,在那个饥荒年代饿死了很多很多人,江都也不例外。人们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与活命,很多人的道德底线就会崩溃,人性中的善良成分受到严重挑战。不谈那个时代中的偷窃夺抢粮食、食品现象常常发生了,连人食人的案例也是耳有所闻的。如果你读过吴法宪的《回忆录》,就会知道红军在长征的路上,因粮食缺乏也会出去抢群众的粮食的。而且有些又累又饿而跑不动路的红军战士只好坐在路边,永远被丢在那里了,后来是死是活也无人所知,真不知情何以堪。《良心》中的小三爹是一位善良本分老农,在他欲挖李老四家地里的留着当救命用的一点山芋时内心是犹豫的、痛苦的,不过为了想先救活自己家孩子再说后还是挖了别人家的一点食物。                     赵家小三有了几段山芋因而临时存活,李家小儿子则因失去山芋而饿得先死了。小三爹因一念之差而挖了别人地里的山芋,而这个一念之差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只是普遍现象的再现。故事的高潮是李家孩子的死,孩子娘的哭骂声传入到小三爹的耳中。这个老实巴交的老农像遭到了雷击,知道了自己铸成了大错,人性中的良心终于回归,最后用死来谢罪了。小三爹虽死了,然而他被大家看成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10.名气与名声          

      名气和名声就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乍看没有二样,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区别。          名气反映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名声是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名气往往与金钱地位权势身份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你升了官,你做了款,你当了星,你成了家,你有了权势,甚至你出身名门望族,你就在不同范围内享有名气。你一旦有了名气,特别是有了大名气,那么你的子女,你的亲朋好友,甚至你的祖辈、父辈也会跟你沾光,凭借你的名气而“名气”。          名气可以追求,可以索取,也可以由别人恩赐。有的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用心血和汗水获得名气;有的人由于社会的需要,或某种机遇而获得名气;有的人因为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先天条件、先天素质而获得名气;有的人靠弄虚作假,拍马吹牛,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不要人格,出卖灵魂而猎取名气;有的人不惜千金买一顶桂冠,买一点名气;有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把名气当作化妆品,当作衣饰,爱往哪里涂就往哪里涂,爱给谁就给谁。不过,请注意,最好的化妆品,最美的衣饰他都留给自己,绝不会轻易送给别人。          一般说来,有了名气也就有了名声(当然名声也有好坏美丑之分),有了名声也就有了名气。跟名气不同的是名声具有客观性,它体现了人的思想、操守,它是人的价值和人格的抽象。它的存在和优劣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它必须由社会赋予和公认。“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好的美的名声是“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物”(曹丕《典论.论文》)而自传于世。当然有的时候臭名也会远扬。          名气和名声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芸芸众生,普普通通,默默无闻,无名缰利锁,无咎无誉。但是,有了名气的人就不同了,你得考虑你的名声,名气大名声好,是一种完美,让人仰慕;名气大而名声坏,则臭名昭著,为人所不齿。名气随着时空的变化逐渐被人遗忘,甚至消失殆尽。而名声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泯灭。坏名声千古遗臭,好名声百代留芳。          名气是一种标记,一种表象,如同一块招牌,一套时装,一件精致的首饰,可遇也可求。名声是人的本质的外见,是人生价值的表露。好的美的名声是人格的升华,是伟大头脑和纯洁心灵的结晶,是一种崇高,一种完美。          我们无需羡慕向往追求那种沸沸扬扬的名气,但是,我们必须竭力追求体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显示人格力量的名声,追求属于我们自己应有的一片蓝天!

  

刘评:

       许国江先生将名气与名声相互间的辩证关系说得很清楚的了。我想,大凡灵魂肮脏的人只要略有才能,脑袋瓜子又比较灵活,能长于花言巧语,若想要骗取到或大或小的名气,靠吹牛拍马、弄虚作假等卑劣手段恐怕还是不达到目的的,关键在于脸皮的厚度,还在于要有当面胡说八道脸不红心也不会跳的本领。君不见在我们这个大力宣扬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像王林、胡万林、张悟本之流的骗子与江湖游医的名气不是很大很响过吗?文革期间,本人在原机关业余学校撤消后下放到双沟中学当英语教师十多年中,亲见了一个不到小学毕业水平的所谓乡镇企业能人成为省劳模的过程。该老兄的本领是胆大,堪称公关高手。他善吹善拍,在法与非法之能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县太爷之类是他厂里的座上客,紧缺物质搞到手也不需费大事,想请点外地专家高工当顾问很有高招。该老兄当年所办之工厂早已不存,不过在文革后期还是比较红火的,在全县的乡镇企业中知名度很高,曾被定为省劳模。这也罢了,人家毕竟还是干出一定成绩的,但令人不解的是他还能成为本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这个半文盲的履历中的学历一栏居然也能随便些为大专。我在这里举此一例,只是说明名气是可以通过非正当的手段而来,而名声则不能,因为那位老兄名气虽然曾经越来越大,而名声却一直不佳,绯闻不断,乡人皆知。不过此人早就退出历史舞台,负面的难听的东西也不必提了。再看益中的微信上的好几个群,一百人以上的群有两个,不看不知道,看来还真能吓一跳。发现群中名气很大者居然还不少。拜读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微信后,似乎觉得我们江都有几位画家在全国也是极有很大名气的了,少数人的口气给我的印象好像练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师的水平也不见得在他们之上。因为隔行如隔山,虽然有的人的名声好像久已如雷贯耳,但如我这类宅男若不看到他们的微信真的还不会知道他们的大名的,先前我仅听说过江都书画界年龄略大者的几个,如张伯奇,张子麟,汤蕴文,周伐耕,金桂清,戴正国等先生。画家的名气在于他的作品,看了群内一些并不熟悉也不认识的画家的作品后,确实感觉水平较高,功力不凡,且画风有异,技法也各具特色。但因为外行的缘故,本人观看某些人的大作后并不能欣赏出多少东西出来,尽管作者说他的画一幅就值n千金,有时一天就能完成两幅作品,他的画是如何如何了得,谁收藏后必定增值等,但益中将那些画看了又看,觉得主题雷同,意境并不深远,技法也较单一呆板,还有点粗制滥造之嫌,好像画作是专为兜售的。后来又看到群中还有些人就提倡要敢于吹,善于吹。我想这类人即使名气果真很大,名声是否也大就不得而知了。画家是否真正有名应得到本地本省众画家一致公认才能说明问题,当今若想找出几个所谓专家教授来吹捧自己太容易办到啦。                                       今读许老大作后我想,名气也是可以吹得出来的,就要看前面说的脸皮厚与不厚了,脸皮越厚,名气会越大点的。当然也要善于用术,比如明明是某市或某区的一个人大代表,掏出的名片上就用人大代表的头衔,好使别人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觉,明明是某省某市的一画师或画匠, 头衔一律用画家某某称谓,圈外人自然会以为面前的这位一定是国内知名画家啦,还能引起别人大有失敬、失迎之感的了。当然,靠吹出来或骗术得来名气并不真的值钱,被人识破后就会分文不值的。以上只是本人一点感想,不便圈外交流。

  

11.   法国的花草树木

       汽车进入法国。从车窗向外望去,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绿草如茵,树木葱笼。仔细看,见高速公路两侧,没有人工栽培的花草树木,杂草丛中,闪烁着一朵朵并不起眼的小花。没有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树木,那些自然生长的灌木,或一棵、两棵、三棵;或一丛、一簇、一团,散布在两边的草地上,看似杂乱无序,仔细品味,却别有一番情趣。公路两侧,常常没有护栏,路面与草地自然衔接。时见夹在庄稼地中间的大片草地上,有一群群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此时,你便觉得人和自然是那样接近,不禁油然而生一种舒适感,领略到一种原生状态的自然美。我想,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要对人类的生存不构成危害,也应该让它们占有自己的空间,充分地享受阳光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长。大自然是自然的,人们不应该剥夺花草树木自然生长的权利,刻意地按照自已的意志,一味去追求整齐划一。        走在巴黎大街上,除了香榭丽舍大道两旁树木,高大挺拔,经过人工修理,一棵棵排列有序而外,其余的地方,譬如像穿越巴黎的塞纳河两岸大道,也不见像我们中国街道两旁排列整齐、品种一致的树木,没有花花草草的绿岛,依然是稀稀落落、参差不齐的各种树木。置身其间,没有完全城市化的感觉。我想,可能是法国人的生活理念与审美需求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不习惯于刻板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个性解放、随意与自由。

  

刘评:

         法国公路两侧多为野生植物,罕见人工栽培的,这也许与老外普遍信仰宗教、敬畏自然有关。我们的祖国自20世纪出现了毛思想以后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了。毛思想的成分之一就是也要与天斗,强调人定胜天。于是身为一般群众的人也能高喊: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来了!就野外生物而言,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你若无端干涉,对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则会害多益少,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我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后,传统文化中难免会有糟粕。比如宫廷中的太监,就是把男人弄得不男不女。戏剧中的女扮男、男扮女往往更受欢迎。有时我想,京剧大师梅兰芳如果本身是女性,就恐怕未必会有那么高的名声了。再谈树根盆景,过去都为士大夫阶层所好。不过你若想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你将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植物,不让它好好正常生长,今天锯其一条腿,明天截断其手臂,而且不允许长直,硬要弯弯曲曲地盘旋起来,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制造残疾植物,就好比是太监文化了。树桩盆景,对一种人来说可能觉得🈶️美感,而对另一类人看了起码会使心情受到压抑。许老认为,“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要对人类的生存不构成危害,也应该让它们占有自己的空间,充分地享受阳光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长。大自然是自然的,人们不应该剥夺花草树木自然生长的权利,刻意地按照自已的意志,一味去追求整齐划一。”        益中完全赞同许老的观点,反观社会,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口,若强调只能有一种观点,一种思想,一种制度也是不客观不可能的,更是不应该的。

  

12.披着狗皮的羊        

       牧羊犬死了。牧一羊人贴出广告,重金招聘牧羊犬,时日,竟无任何信息反馈。        偌大的一个群,不可没有牧羊犬护。牧羊人无法,就在羊群中挑选了一只健壮的羊,给它披上皮,替代了牧羊犬。        牧羊人让它享受牧羊犬的待遇。        牧羊人担心它不能胜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它竟然做得比原先的那条牧羊犬还到位。它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密切监视羊群的一切活动。但凡发现有乱走的羊,它就冲上去,轻则脚踢,重则嘴咬。在它的驱使下,羊群得规规矩矩,老老实,不能搞半点自由主义。旷日持久,羊群苦不堪言。        有头羊,曾经是它最要好的朋友,悄悄对它说:你也是羊啊!只不过是披着狗皮罢了,为什么对弟兄们如此凶狠?        那羊高高地昂起头,把披在身上的狗皮紧了紧,很得意地说:你以为我还是羊吗?你错了,我是守护你们的牧羊犬 !

  

刘评:

         许老小说中的一只羊,被牧羊人看中后,只让它享受了一些牧羊犬的待遇,虽然离等级社会中最下等级人所应该得到的的待遇还差得很远,而这只被收买的羊就背叛了同类,把自己看成了“赵家人”,不遗余力为主子效劳起来了,比之真正的牧羊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人类历史上这种披着狗皮羊式的人物历朝历代其实都有,封建王朝中的宦官最为典型,他们自己也成阉人,还自以为高过正常人一等,狠毒程度甚至超过一般恶吏。过远的我们不说其他了,就拿抗战时期的我们所知道的汉奸,过去工人中产生的工贼来说吧,他们为了效忠主子,对同胞同伴的控制镇压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人与动物毕竟不同,如果你人为地去搞什么疾风暴雨式的斗争或运动,要分出个左中右来,不管你是什么革命党,民主党,还是什么二奶党或什么团体组织,都会有些不知廉耻的人,为了改善自己的待遇,力争从普通群众中脱身,拼命地表演自己的“左”,就像没有灵魂的动物羊一样,争相盼望牧羊人能为自己披上狗皮,并以离开同伴为荣,而不以为耻。

  

13.借 道          

       汛期。一渔翁在棠河入江处,布了一张拦河大网,独自坚守岸上,密切注视水面鱼情,适时扳罾起网,收获颇多。        一日中午,渔翁正在河边的草庐中吃午饭,突然有一位红胡须老者来访。老者向渔翁打躬说,有一事相求。        渔翁注视着这位不速之客,问相求何事?        老者说:请求将拦河大网扳起,暂时让开河道。        渔翁问其缘故。老者不语,只求借道片刻。渔翁不从。        须臾,老者再次登门请求渔翁网开一面,并且赠送了一件礼品——一颗熠熠发光的珍珠。        渔翁接过珍珠,看了一眼,竟不屑一顾地说:凭这小小的珠子,就让我让道于你?哼哼!说罢递回珠子,不予应允。老者再三请求,渔翁执意不从。        渔翁有眼无珠,老者失望离去。        渔翁吃罢午饭,来到罾边,不禁大吃一惊。他的拦河大网,被撕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缺口,水面上飘浮着洇红洇红的鲜血。        原来,就在渔翁午饭时刻,有一入江鱼群,被大网拦阻,进退不得,其首领变成一红胡老者向渔翁借道,无功而返,箭在弦上,情况紧迫,首领无可奈何,遂使劲全力,豁出性命,一头将拦河大网撞破。

  

刘评:

       在棠河入江处布下了拦河大网的渔夫首先是个鼠目寸光的人物,做事完全不顾后果。他的捕鱼方法与竭泽而渔的本质是一样的,由江入河而来的洄游鱼类被他数网打净后,就不能到达目的地产籽繁殖,今后鱼的产量会越丛缴伲铀锏姆雇胍脖凰业袅恕F浯危糜娣蚣渥运剑廖扌幸倒拢还艘患核嚼哑渌娣虻姆雇胍睬雷呃病J韵耄谌虢Σ枷吕己油暮由嫌蔚挠婷衩腔鼓懿兜蕉嗌俳愫推渌乃揭吧兀吭俅危钤谔暮雍涌诖Φ恼庥娣蛞蔡缘懒耍恿鞯墓δ苁嵌喾矫娴模队阃饣褂幸谩⒐喔取⒑皆恕⑿购椤⒀车热舾煞矫妗P∷抵械挠娣蛟诤涌谡牌鹇哟笸淳睾用裰诘娜峡捎胧谌ǎ湫芯妒欠欠ǖ模绽淼焙煨肜险哂胨淘菔比每幌潞拥朗俏蘩碛删芫模蛭恿魇谴笞匀桓枞死嗉八猩锏亩鞔停嗣嵌院恿骼玫娜ɡΩ孟嗟龋憷嘁彩巧铮哺糜性诤恿髦猩钣味淖杂伞6庥娣虻穆嵛蘩硎导示统闪苏忌轿醯耐练耍闪苏妓说暮影浴S闳何宋ぷ约旱恼鼻ㄡ沅в畏敝橙ㄒ姹厝换嶙橹鸲游椋绻娣蚰芙购哟笸馄鹁突岢鱿炙置妗F婀值氖钦庥娣蛸踩话炎约嚎闯墒呛恿鞯耐持握撸逊欠ň鹑〉恼磐ɡ闯珊戏ǖ模雇胗涝侗3终馓厝ǎ凰恳缓恋睦嬉膊幌胗氡鹑朔窒怼S憷啻碓谑紊戏枚曰拔薰那榭鱿轮挥凶呒说缆妨耍涫狄彩潜槐瞥隼吹模凳粑弈巍P∷档慕嵛彩怯娣虻拇笸沼诒挥闳核嚎撕艽蠛艽蟮娜笨凇P∷蹈嫠呶颐牵闳壕湍芙笸迤疲舻搅舜禾欤暮由嫌蔚暮铀舛常淙凰沉鞫碌牧锉矗笸遣豢鞍牖鞯睦玻?/span>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