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语茶馆 > 详细内容
欲望与贪婪
发布时间:2016/4/6  阅读次数:5160  字体大小: 【】 【】【
一早起来,看到一段话。摘录如下:
      嫌弃说明一个人看不起东西,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得不到满足。这就是饿鬼的心态。饿鬼的心态,怎么能感召到富贵呢,凡是饿鬼心态的人,往往是饥饿的状态的,他的精神是饥饿的。
       这段话把贪婪者的状态描写述的非常准确,然而也仅仅是对外在状态的一种描述,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提出指正。这样的话本意是善意的提醒,而实际上产生的打击与伤害更大。痛苦地追求的人为什么会不满足呢?简单地把原因归纳成贪婪,然后把贪婪压放到人身上,于是理直气壮地定论,你的痛苦是因为你的贪婪。其实倍受煎熬的追求者完全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放不下所求。正真的慈悲渡人者应该让人欢乐地放下不当的追求,而不是用贪得无厌这样的词语对孱弱的追求者进行羞辱或打击。
       人之所以贪婪是因为欲望,人的欲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满足,它是一切动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从整体上讲欲望无善恶之分,但是在个体对立的世界中,贪婪的个体往往被视为对社会有害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常忽视其他人的福利。但是当你被告知应当舍弃欲望时,你总是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没有欲望的你,心好像被掏空。这是因为欲望是人性之基础,是生命之动力源泉,舍弃了欲望也就舍弃了当下的生命。印度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讲:“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既然生命已在当下蔓延,欲望也就必然存生。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是不断完善它,完善生命不在于消除欲望,而在于如何智慧地控制欲望。
       我们往往认为随顺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得到快乐和幸福,事实上,当我们随顺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每个欲望的满足必须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每执著于一个特定的对象,都会牵连到其他许多众生的存在状态。欲望越多,执著就越多,需要的因缘条件便越多,灵性往往就被这诸多的因缘条件束缚住了,其中也难以避免地造下种种恶业,所以产生了很多的麻烦和痛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伊索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抱朴子·微旨》曰:“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佛法认为贪婪是人错误地将外在物质财富与内在的精神快乐联系在一起所致。
       贪婪是不当的欲望,是受苦、病态的心理反应,当你在盲目的状态下对某个对象有所欲望时,却没有办法接近它,你会很不痛快。你将无法放松,因为内心紧张忧虑,身体也放松不了。即使没有苦难的工作要做,身心也无法安泰。人的疾病往往肇自充满无序欲望而不安静的心,欲望一旦失控而陷入混乱状态,当下的这段生命就会荆棘丛生。尊者阿底峡(阿底峡Atisa 982~1054,古印度僧人、佛学家。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讲:“假如根部有毒,枝叶也会有毒。如果根部具有药性,枝叶也一样具有药性。”龙树菩萨讲过:“如果火花掉到你的头发或衣服上,有着火的危险,你会立刻把它拂掉。”一颗充满了无序欲望的心就是有毒的根,也是落在身上的火,若是任其滋长或燃烧,除了得到破灭和灾难还会有什么呢?英国著名作家、布道家约翰·班扬(1628~1688,英国著名作家、布道家。出生于英格兰东部区域贝德福德郡的贝德福德。青年时期曾被征入革命的议会军,后在故乡从事传教活动。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当局借口未经许可而传教,把他逮捕入狱两次,分别监禁十二年、六个月。狱中写就《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内容讲述基督徒及其妻子先后寻找天国的经历,语言简洁平易,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讲:“母猪长得越肥,就越喜欢在泥沼里打滚;公牛长得越肥,它就越勇敢地朝屠夫走去;贪婪的人越健壮,就越倾向邪恶。”
       每个人都不希望受苦,但是许多人正被苦煎熬着。如果所谓的贪婪能够使人快乐和幸福,那么你就把自己的贪婪放纵一下试试,你会发现除了在心里做个美梦,在身边自造一些麻烦之外,生命本身并没有多大突破。也许,贪婪的妄想是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释放,就像春天花自然开,开过即枯萎一般,人的贪婪与妄想如春花一般艳丽,如春花一般凋零。然而,人不是春花,人能忆想到美与善,忆想到永恒,忆想到佛、上帝、真主、神、德、仁、爱。这些忆想是存在的,也是宝贵的,凭着这些忆想,人的生命一定能够达到跟高的层次,而不是在无序烦乱而虚妄的贪婪里沉溺堕落。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众生之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既惊其神,既惊其神,及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佛说无量寿经》讲:“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缘。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拔诸爱欲,杜众恶缘之后自得清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生命才会进入充实、完美的境界。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