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兰宣誓就任美国运输部长
自从15年前,被小布什前总统提名担任美国劳工部长,成为第一位进入美国内阁的华裔和亚裔妇女后,赵小兰就一直是位传奇。
1964年完成大学深造后,赵锡成在纽约创办了做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业务的福茂集团。一家人的生活条件逐渐有了好转。
赵小兰的父母是成千上万第一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缩影,他们有过非常艰辛、艰难的打拼历程。在育儿观念上,他们像大多数中国父母那样,为了下一代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没日没夜地工作、不计代价地自我牺牲。
但他们又不同于大多数“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因为自己处境艰难,于是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逼迫孩子进步,却忽视了家长自我成长的重要性。相反,赵小兰的父母始终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保持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自我。
因为有了这样积极向上的父母,赵小兰的童年环境宽松、愉悦,安全感十足。这正如赵小兰对父母的评价:“他们为整个家庭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爱心和安全感的环境,所以尽管生活很艰难,我们也从未丧失我们的乐观态度,我们从没有想过会永远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我们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而且最终我们会战胜困境。”
她的家教:
她是被“富养”的女儿,但“富”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赵锡成先生曾说“六个女儿,加上我太太,我们家正好是七仙女”,但这6个小仙女过的可真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女生活。相反,她们的童年如同著名电影《音乐之声》中那7个受到上校父亲军事化管理的兄弟姐妹一样,相当有组织有纪律。
不仅有良好的行为教养,赵锡成和朱木兰还给女儿们从小灌输量入为主、不做金钱奴隶的金钱观。赵家虽然日渐富裕,可女儿们在外的花费不论大小都要拿收据回家报账,因为父母希望她们把钱花在当用的地方。
尽管推崇节俭养孩子,但在培养女儿这件事上可是一点不含糊,每年暑假和圣诞都是赵家全家例行远游的日子。届时,朱木兰会“大放手”,制定整套出游计划、到买机票、订旅馆等等事无巨细都由女儿们“当家做主”,朱木兰和赵锡成则全然听从女儿们安排。
赵小兰如今弹得一手好琴,高尔夫球、骑马、溜冰这些所谓的贵族运动都不在话下,这全靠母亲不计成本的培养。在朱木兰看来,虽然推崇俭省,但孩子想学的东西绝对不能省,但她又有规定——“如果孩子如果决定要学,就有责任要学好。”
了解到赵家的教育理念后,刘墉曾这样评价:“我相信,没有那样成功的家庭教育,很难有赵小兰今天的成就。最起码,赵小兰今天立身华府高层,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必然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
我们总说“女儿要富养”,赵小兰的家教鲜活说明了“富养”的正确打开方式——赵家的“富养”不在于多么昂贵的物质,而在于精神层面的培养——他们让女儿从小培养了良好的自律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开眼看世界的机会,这些才是对女儿最宝贵、最持久的爱。
她的蜕变秘诀:
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好奇心
从刚到美国时一个单词都不会的华裔小女孩到哈佛商学院硕士,从第二代美国移民到第一位进入美国内阁的华裔,赵小兰这一路蜕变的最大秘诀就是——永远保持好奇心。这颗好奇心从她刚到美国3个月后就开始“工作”了。
到美国3个月后的一天,赵小兰正跟妹妹们在餐桌前做功课,突然门铃响了,但那时赵家在美国没有朋友、没有邻居,他们很好奇谁会摁门铃?结果一开门,一群小魔鬼小精灵装扮的孩子嘴里碎碎念糖就捣蛋"。赵家人以为是强盗打劫,很害怕,于是把糖果、面包一切能吃的东西都给了他们。后来才知道,那天是美国万圣节……
姐妹们成功的背后,除了良好的家教和自身努力外,那颗始终在线的好奇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很幸运有一对开通的父母,他们鼓励我做任何我想做的尝试,鼓励我去探索世界,开拓视野,从而真正找到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