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引发了上世纪西方世界广泛讨论的《意识起源:二分心智的崩溃》。 他在开卷语上写到:意识即是自我本身,它海纳百川,又空无一物。(This consciousness that is myself of selves, that is everything, and yet nothing at all.) 这本书涵盖了杰纳斯多年来在科学、考古学、人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积淀,虽然不算一本严谨的科学读物,却因优美的散文化笔调,深刻而令人沉思的洞见,一直激发着每一代读者的思考。 思考那个永恒的问题:我们从何而来?
正因如此,后来者对他的评价,大多集中在赞美他优美的文笔,或者高度评价他改变了人们思考世界的视角,他得到的赞誉更多的是基于哲学意义,而非心理学学术价值。 Eric Schwitzgebel,一个哲学教授评价说,这本书仍然是“处在主流科学的边缘上”。神经科学家Patricia S. Churchland的评价更直接:“这本书只是建立在空想上的空谈,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