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立政权以来首次最大规模的城市行政中心搬迁,2017年12月20日将迎来最具实质的行动——首批北京市级机关将在那一天搬迁至北京东南部的城市副中心——通州行政办公区。
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北京官方称,随着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搬到城市副中心,预计会带动40万人疏解到通州。关于北京“迁府”还是“迁都”之议,并非自今日始。但一直以来却一直很难实现,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利益牵涉太多,负担太重。
危机初现 朱镕基预言“迟早要迁都”
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是辽的南都,金元两代的首都,金代称为中都,元代称为大都。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此后600年间北京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之地。
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敢言、直率、一针见血,被人称之为“朱氏风格”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暴增,北京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北方荒漠化等危机一直在加重。2000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考察河北时指出,沙漠化问题若不能控制,迟早要迁都。然而,除了朱镕基,大部分的中共官员在此问题上都保持缄默。
2006年3月的两会期间,中国479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认为北京是一个拥有“特权”的城市,为了自身的发展,毫不客气地吸干了周围地区的水资源。中国政府花费几十亿美元从南部调水,但是它所提供的额外水源仍然远不能满足北京的需求。
2013年3月,中科院、北京发改委等单位撰写的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称,北京的综合承载力已进入危机状态。
2014年2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4国际城市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的生态指标在受调查的40个城市中排名第39,倒数第二。环境宜居指标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污染极其严重已达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程度。
尽管如此,北京的官员对于对于迁移之说并不感兴趣,因为相比中国其他地方,北京有中国最优质的医疗、教育、生活资源。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舍弃这些资源。
迁府不力 习近平怒斥:你们不搬我们搬
有消息称,2014年以来的阴霾袭击,令中南海的中共高层痛定思痛,决定不是迁都、就是迁府。所谓迁府,就是把北京市的管理班子给迁走,包括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的数百个局搬到五环之外的通州去。
习近平上台以后大力反腐,同时兼任了多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被西方媒体称为“自毛泽东,邓小平以后最强势的领导人”
但传闻当时的北京市政府官员并不积极,以至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发狠放话“你们(北京市政府)不搬我们(中共中央)搬”。
2015年2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的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表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当天发表文章称,习近平的讲话表明不会迁都,但要迁很多东西。这篇文章让外界再聚焦北京的多重危机。
2015年4月30日,中共政治局“集体学习”,当时的京津冀书记郭金龙、黄兴国和周本顺被要求就主题“城乡发展一体化”发言。习近平讲话中再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当年6月,中共中央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行政副中心转移。
2015年7月,北京市明确了通州作为市行政副中心的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开始动工。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功能明确为行政办公、高级商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著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从通州到雄安 从迁府到“副都”
早在2014年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代表的这一届领导层提出京津冀协调发展时,外界就将之称为“习近平”的一号工程。出人意料的是,由于三地利益掣肘,三地官员互相推诿拖延,以一地之利益得失损害全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度陷入僵局。
河北原省委书记周本顺、天津前代书记黄兴国的先后落马,说明了有山头主义色彩的腐败官员,已经成为既得利益集团,不可能为中共高层推行的改革服务,更不会真正为京津冀协调发展出力。而北京市政府此前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本应起到的带头作用执行的也并不出色。
2016下半年开始,中国省部级人事调整开始,京津冀一二把手在此期间全部更换。有观点说,这是中共高层挪开京津冀的旧官僚、重新组建官员团队的信号。而从京津冀三地党政主官的从政经验和官场表现可以发现,他们要么政治立场明确,要么富有改革经验,甚至二者兼而有之。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规划图
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已经向全球招标30平方公里启动区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
在这样的人事安排下,北京市政府东迁之际,属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另一个重大工程——雄安新区也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有观点称,而从北京市政府的东迁通州,到河北雄安新区分担首都部分功能,中共高层正在兵分两路,将“迁府”和建设“副都”同时进行。
中国政府的规划中,雄安新区有七个重点任务,五条暗示其将成为首都副中心:第一条建设智慧新城,第二条打造生态城市,就是要再造一个更美丽现代的副都,告别缺水和雾霾;第三条发展高新产业,第四条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暗示未来北京的高新产业,以及中央的部委和央企、医院,高校等,部分将迁到雄安;第五条打造高效交通网,就是要建立副都的交通地位。
不过,最大的底牌总是在最后,雄安新区七个重点任务中的第六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第七条“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隐晦地表明了中共高层的另一个目标,即是在改革停滞十年,各种矛盾激发的时期,启动新一轮改革,寻找国家转型之路。
附录:北京迁府时间表
2012年,北京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
2014年,北京市表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
2015年,北京市表态,努力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2016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破土动工。
2017年1月,首批办公楼完成主体机构封顶。
2017年7月,完成外幕墙安装
2017年11月,完成精装修、机电和信息化工程完成。
2017年12月,完成室外小市政公园绿化工程。
2017年12月20日,正式启用,首批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