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回眸 > 详细内容
华勇营简史:维多利亚女王的中国第一步兵军团
发布时间:2018/7/31  阅读次数:1903  字体大小: 【】 【】【

  

维多利亚女王的中国第一步兵军团,英文名为“The Chinese Regimen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勇营。作为一支类似法国祖阿夫军团的武装,他们参加过威海卫勘界事件和庚子战争,凭借着对雇主过人的忠诚和出色的战斗力,赢得了英国国内舆论的一致好评,以至于风头盖过了成立更早的香港军团。直至1906年,他们才被彻底遣散。

1·募兵和编制

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打破了英国奉行的“直隶湾列强均势原则”政策。
1898年,德国和俄国相继租借了胶州湾和亚瑟港(旅顺)。为捍卫联合王国在中国直隶省和直隶湾的利益,英国迅速作出反应,于同年7月1日和清政府签署了《订租威海卫专条》,将山东半岛最东端、面积约285平方英里的威海卫置入囊中。

  

当时正在南非和布尔人打得你来我往的联合王国没有余力调遣欧洲人部队或印度人部队保卫威海卫。英国人转而依照太平天国战争的经验,准备在租借地内成立一支以“常胜军”为模板的殖民地军队。至此,由中国人列兵和英国人军官组成的华勇营应运而生。
华勇营成立之初的额定编制为1000人,实际人数最少时为500余人,最多时为1300余人。这种人数的变化主要是视军事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华勇营的军官和士官按国籍可以划分成两类。

  

第一种是英国人。从英国或印度的军队中选拔出华勇营的中高级军官,如担任上尉者需要有6年的服役经验,担任少尉需要有4年的服役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份健康证明。士官方面尽量挑选有过在中国或印度服役的英国士兵,要求过往品行良好,年龄在25岁以下,且未婚。
第二种是中国士官,他们不得拥有中士以上及中士的职衔,但他们构成华勇营中数量最多的下士群体。
普通列兵则全部是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山东人和直隶人。据1901年的统计,华勇营的士兵有56%来自山东,另外英国人又在天津等处招募了400多名直隶人。来自威海卫本地的士兵很少,他们的比例通常在10%以下,这离不开当地士绅的威胁性言论。
入选华勇营的士兵体格和精神面貌均十分良好,年龄在19岁-24岁之间,平均身高为1.76米。他们大多是山东农民的儿子,也有来自天津的直隶市井流氓和清朝退伍兵痞子。他们和英国人签了为期3年的服役合同,这份合同有“雇主有需要服役期可延长至4年”的额外条例。

  


2·待遇和后勤

鉴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北方“反洋情绪”高涨,英国陆军部给予了华勇营极为优渥的待遇,每年拨出的军费高达30000英镑。这么大的一笔钱用于支付华勇营的伙食费、服装费、工资,购买和维修武器等费用,还没有算上修筑足以媲美伦敦、开普敦等地营房的威海卫军营费用。
华勇营军饷之高,比过去的常胜军和当时的新建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入伍前3个月的工资为5元(足色的鹰洋),后3个月的工资为6元,六个月后的工资为8元。表现良好,另有犒赏。若表现出色,则擢升武牟(士官),每月工资12元。

  

每月8元或12元的工资放在当时是什么水平?要知道在清末,山东人从北京买一个老婆也只需要80元,加之华勇营士兵的食宿服装是完全免费提供的,这意味着一个士兵只要在3年内省吃俭用,退伍后就可以娶妻置地,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伙食方面,华勇营又赛过了清朝新建陆军3到4条街。和以大米为主要营养摄入的中国军队不同,华勇营有丰富的肉类蛋白质和新鲜蔬菜作为副食,逢年过节宰牛杀猪不在话下,日常都有从当地购买的鱼肉和家禽肉,英国人还从坎通运来了糖作为厨房调味品。做饭和取暖用的柴禾不用便宜而一烧就冒浓烟呛得人直流泪的湿柴,全是品质好价格贵的干柴。

  
  

服饰方面,华勇营的军装以中国人的口味制订便装和礼服以及冬装等多套。常见的华勇营士兵的军装是阅兵时用的礼服:蓝色小头巾,下摆开到腰间的蓝色或黑色的立领制服或衬衫,双排或单排的5颗黄铜纽扣,黑色马裤,深色绑腿,黑色皮靴。庚子战争后,英国为表彰华勇营的赫赫战功,特地设计一种别在头巾上的帽徽:图案是天津城门楼,上面写着“天津”2个繁体字,下方刻着“THE CHINESE REGIMENT”3个英语单词。

  
  

武器装备方面,建制齐全的华勇营下辖有炮队、骑兵连、长枪连、机枪连、步兵连等单位。士兵使用清一色的马提尼-亨利式步枪,重武器有野战炮和马克辛机枪。

  
  

3·训练和军纪
广东有句俗语叫食得咸鱼抵得渴。
华勇营的训练和纪律用繁重和严苛来形容并不为过。
配给华勇营的军官非常重视训练,迥异于”训练虚无主义“的清军,堪称”日日驯良,一日两训“,训练内容和英国本土军队类同。华勇们不但需要掌握枪炮使用技能,还有越野拉练、跨越障碍物等体力训练。这种训练哪怕是在战争时期也从不落下,在庚子战争期间,无论是进入北京后的调整期,抑或是河西务驻防时,军官们不管士兵是否在其他的岗位上,仍然要求他们每天训练。

  

经历了这种优良部队唯一来源的踏实训练后,英国军官们对华勇营充满了溢美之词,用”人人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失去他们这种优秀将士会是大英帝国的惨重损失”来赞美他们。
不过华勇营的品行不比同行的法国祖阿夫军团强,在军营内经常赌博和酗酒,在军营外敲诈老百姓,破坏英国政府的名誉,还时不时有攒够钱就开小差的家伙。英国军官不得不设立一整套严厉的军纪来约束他们的手下,禁闭和体罚是家常便饭。
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华勇们对禁闭这种惩罚甘之如饴。因为英国人的牢房干净整洁,有一日两餐,关在里面的人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整天,不用从事艰苦的训练和任务。

  

为了遏制华勇营的劣习,英国军官想出了一种寓教于乐的办法。他们认为士兵们的劣习源自多余的空闲时间。在比较繁忙的夏秋季,英国军官带领他们威风凛凛的战士们出现在港口,接受欧洲来客一整个下午的检阅,队列整齐、脸庞干净的华勇营总能获得如潮好评,随后傍晚来一顿奢华的加餐!在单调的春冬季,英国军官允许华勇们借出军营的马匹,让他们每周都有两天的时间在干燥的田野上打兔子取乐。另外,军营里有马球场和足球场,四季都对华勇开放。

4·威海卫惨案

华勇营自1899年建军至1906年彻底解散,只存在7年,当中他们只参与了两次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第一次就是震惊中外的威海卫惨案。
英国租界威海卫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勘界,直到1900年,中英双方才组成勘界委员会进行联合勘界。同年3月初,勘界的消息传遍山东省全境,一时之间谣言蜂起。威海卫附近的村民们误信谣言,认为英国人名为勘界实为收税,要对村民的女人、牛、猪征税。

  


威海卫老农当下急红了眼,鸡毛信疯传各村,当即由乡绅带头组成了集会,要把红毛鬼撵出山东。
3月25日,鲍尔上校奉命率领420名华勇营士兵前往姜南庄解散村民集会并逮捕头目,同时威海卫最高军政长官指示华勇营要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与村民们冲突。
3月26日,鲍尔上校和他的手下在姜南庄的一座庙中找到正在集会6、700名村民。起初,愤怒的村民吵吵嚷嚷,大有”冲冠一怒为增税”的势头。鲍尔及时下达让华勇营上刺刀的命令,白森森的刺刀直指手持各色武器的村民,瞬间就让村民恢复了冷静。村民被缴械后返回各村,组织集会的几名头目被带走,无人受伤。
尽管华勇营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事情没有结束,更大的暴力行动还在后头。

  

5月5日,在野外执行勘界事务的中英联合勘界委员会遭到1500名村民的突然袭击,保护委员会的只有90名华勇营士兵。面对蜂拥过来的同胞们,华勇们沉着冷静,第一轮齐射就击毙了19名村民,迫使其他村民逃跑,使委员会转危为安。事后,这些忠诚的士兵们每人拿到3元的犒赏。
5月6日,村民冲击了华勇营在草庙子村外的临时营地。这次攻击的规模比昨天还要大,有3000名村民参与。守卫营地的华勇只有60人,但他们有一挺机枪和两门野战炮,这些武器是准备应付最恶劣的事态。

  


负责指挥的英国上尉没有动用机枪和火炮,似乎对那些和自己手下血脉相连的村民抱有好感。他将手下分成两路,一路与村民们正面相对,另一路迂回绕道到村民侧面的高地上。在警告无效后,两路华勇营士兵同时开枪,打死了10个村民,巨大的声响让剩下的村民慌不择路狂奔。
勘界期间,还有中方勘界官被村民绑架,也被华勇营成功救出。

5·庚子战争

华勇营参加第二次军事活动是庚子战争,这也是华勇营距离几年后解散的最后一次行动。除了华勇营外,香港军团亦作为英军的一部分开往中国北方,两者在攻打天津和京师的战斗中并肩作战。

  


1900年7月9日,八国联军猛攻天津,华勇营和香港军团作为代表英王的唯一英国军队参加了战斗。华勇营在此役中表现得非常勇敢,顶着呼啸而来的枪弹,在香港军团的炮兵火力支援下,朝天津城内突击。华勇营的把总(下士?)纪殿魁率先带领半个连的华勇杀入城内,没有其他欧洲军队的协助。纪把总后来在攻打通州的战斗中战死,英国人表彰他“永垂不朽“。
同样的,华勇营遭到了清军和团练们的重点招呼。清军的炮兵总是优先轰击华勇营的阵地,在天津一个叫”营酒厅“的地方,华勇营刚刚驻扎在那里,就先后遭到6种不同型号的炮弹袭击。

  

在争夺老龙头火车站的战斗种,华勇营和法国人、俄国人一起和清朝武卫军以及拳民展开白刃战。一阵短促的刀光剑影后,武卫军和团练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联军稍有损失,不过华勇营的损失要比法国人、俄国人少得多。
庚子战争期间,八国联军对直隶等地进行了惩罚性的掠夺。华勇营和香港军团与喜欢抢劫古董店的日本人、喜欢抢劫官署的俄国人不同,他们更喜爱抢劫当铺,当铺的油水不比官署少,只有地道的中国人才能熟悉其中的奥妙。
在庚子战争的最后阶段——紫禁城阅兵仪式上,香港军团和中国军团也在仪式末尾出现。他们表现得十分悲伤,没有欢呼雀跃,仅有沉默,静默的脸上写满了悲伤与失望。站在封建帝国的最高权力中心,他们不是作为勤王的军队被万民景仰的老佛爷和皇帝检阅,却是作为侵略者的同伙被联军最高司令部成员检阅。他们的内心饱受煎熬,黄皮肤和黑眼睛刺痛他们的良心,但他们依旧保持对雇主的顺从,一言不发,就像平时一样。

6·解散

1906年,英国政府出于华勇营花销过大和威海卫租借地意义不大等方面的考虑,将华勇营彻底遣散。遣散的华勇营士兵有一些隐姓埋名回到家乡务农,有一些则飘扬过海来到南非和香港当警察,有一些直接就地转业成了威海卫租借地巡捕,另一些投靠北洋军队,凭借在华勇营服役的经验谋得了不低的地位。

  

更多关于华勇营的照片: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