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风诗词 > 详细内容
[听见诗歌][宋词]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发布时间:2019/4/28  阅读次数:1461  字体大小: 【】 【】【

听见诗歌

  

點擊這里打開新視窗 | 以下內容被隱藏:www.ximalaya.com (我已了解這是外部網站,并同意加載)

  

写在前面

   为了方便让大家收听,每期都将录音进行了上传,点击标题“听见诗歌”下面的“同意加载”再点击播放键便可以在线播放(电脑和手机客户端都可以播放)。文末附有录音下载链接,喜欢的也可以直接下载。
  今天,我们开始研读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宋词。
  宋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因为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所以也被称为乐府、长短句等。它发源于梁代,在唐代成型,并在宋代发展到极致,与唐诗争奇斗艳,并称为双绝,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北宋早期词人张先的《天仙子》。

  

关于作者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张先《自书诗卷》

  

张先《十咏图》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诗歌赏析

   这首词,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说过其中最经典的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今浙江湖州吴兴人,曾任安陆县知县,与欧阳修、苏轼等都有交往。他因为词句精致工整而享誉词坛。《古今诗话》中记载:有客人称张先说,因为您的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人们都称您为张三中。张先却不以为然,并反问,那为什么大家不叫我“张三影”呢?“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可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创作呢。于是,后人开始称呼他为“张三影”。而“三影”中最为世人所称赞,也最有名气的,就是这句“云破月来花弄影”。
  人们常说,“诗言志,歌咏言”。如果说唐诗还背负着作者对于美好政治的理想、经世致用的抱负,那么宋词则更多关照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书写着词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乐。这首《天仙子》,就记录了张先喝酒、听曲、哀思、观景的各种小细节,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都十分贴近。
  张先说他拿着酒杯听《水调歌头》的曲子,本来是想借听歌来排解忧愁,却不想一觉醒来到了下午,尽管醉意消除了,但心中的愁意却并没有减少。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大概也是一样吧,有的人工作不顺,有的人遭遇情感挫折。安静的人,选择在家喝点小酒,一个人静静躺着听听手机里的曲子。不管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还是王菲的天籁之音,似乎都能照进心灵,讲述我们的伟大与渺小、欢乐与哀愁。热闹的人,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聚会,似乎只有觥筹交错的欢乐,才能为我们驱赶那挥之不去的寂寞与哀伤。
  无论是哪种人,最后往往也和词人一样,在曲终人散时发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最难过的是,在自己的抑郁徘徊中,青春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就像春天那样短暂。
  可是,生活总还是处处充满着转机。张仙夜晚一个人来到池边沙岸上散步,当明月穿破云层,当晚风吹动花枝,他便看到了花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摇曳生姿,于是写下了这句词坛千古留名的锦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样的景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因为风大夜深,大多数人在此时已经睡去。于是词人的感慨又进一步生发:他想到一场狂风过后,明天这条小路上该是落红无数了吧。就像我们遗失的青春,都曾经那样光彩照人,却被时光的疾风吹落,片片散落于无人问津的小径。
  这首词里,张仙把自己临老伤春的情怀写得缠绵悱恻,跌宕生姿。尤其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一个“弄”字,传递出暮春时节伤春哀思中的一缕生机,韵致高绝。人们爱上这句词,大概就是因为,不管时光如何飞逝、也不管心中如何忧愁,只要还能看到这“弄影”的生机,就知道我们依旧鲜活着。哪怕在暮年,你觉得整个世界已经离你而去,你似乎不再有价值,也不再被关注,可是一轮月、一枝花,就能让你重新看到这个世界的希望。春天短暂易逝,但四季轮回更替不断,人生总有意外的惊喜和美丽。
  希望今天的节目能带给你一些正能量,让你精神饱满地投入明天的工作。

複製代碼
https://pan.baidu.com/s/1TuF8L0_xFpp50QOxdX4W7g  提取码:zt07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