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礼仪 > 详细内容
四大茶道
发布时间:2020/9/4  阅读次数:1866  字体大小: 【】 【】【


喝茶有“道”,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一向以礼为先。以茶待客便是中国的传统礼仪之一,自宋代起已十分流行,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不仅如此,饮茶还有更深的内涵,喝茶也要讲究“道”。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秦汉时期的《神农食经》已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中国人在唐朝以前,就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通过茶艺对人们施以礼法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茶道是以修道、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可以说把道德和礼法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茶为媒,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学习礼法、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唐朝人陆羽接受儒、道、佛诸家影响,融合诸家思想于茶理之中。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被后人称之为“茶圣”。  

陆羽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解渴了。唐《茶经·一之源》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把饮茶的好处归纳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和朝鲜等地。“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敬,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朝鲜的茶礼精神其实也就是茶道精神。“清、敬、和、乐”或者“和、敬、俭、真”,是朝鲜人对茶礼的总结。



四大茶道---贵族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着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精茶",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用"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四大茶道---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着《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千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士显然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天门县志·陆羽传》载: 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  

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11岁逃离寺院,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艺,有所成。28岁后交了个和尚朋友,就是诗人皎然,又称"释皎然"、"僧皎然",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陆羽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780)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人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宜兴阳羡茶在汉朝就有种植,唐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饮有陆羽出席,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 ",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增人i一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是一位佛教徒创制的。明代冯时可一《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评。其中又以"大红袍"为佳。

传说崇安县令久病不愈,和尚献武夷山茶,这位县官饮此茶后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为感激此茶济世活人之德,县官亲攀茶崖,把一件大红艳披于茶树之上,故此茶以"大红袍"名之。不论此说是否合情理,武夷茶与佛门有线则是真实无伪的。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可。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18斤。谷雨前知县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种植。黄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极品,《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云雾茶就是今之黄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初产于西山观音岩下。惠明莱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别说产于中国的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并成世界重要产茶国之一。  

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东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的发现、培植、传播和名茶的研制,佛门僧人立下不世之功。



四大茶道---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小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历史活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请国,一借此打开外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  

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一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磋码。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  

史书记载。"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诈七年八家与夏议和,宋封元是为夏国王,并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纲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宋朝国人将茶贡给朝廷,朝廷又将它贡给西夏,以取悦强敌。茶负载的不是友谊,而是对强权的屈服。  

在清代,官场钦荣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江湖各帮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着"摆场子"打个高低,而多少讲点江湖义气,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物出面调停仲裁,地点多在茶馆,名叫"吃讲茶"。这不为错,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导和"一说。  

茶道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文化一大特色。如繁华闹市的茶馆就很世俗,《清稗类钞》记载: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困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忏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民国年间的北京茶馆溶饮食、娱乐为一体,卖茶水兼供茶点,还有评书茶馆,说的多是《包公案人《雍正剑侠图人《三侠剑》等,顾客过茶病又过书痛;有京剧条社,唱戏者有专业演员也有下海票友,过茶瘾又过戏瘾;有艺茶社,看杂耍,听相声、单弦,品品茶,乐一乐,笑一笑。  

文人笔下的茶馆虽不甚雅,却颇有人间烟火气,在老残先生的"明湖居茶馆",可颀赏鼓书艺人王小玉的演出;在鲁迅先生的"华老栓茶馆"里可听到杀革命党的传闻并目睹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镜头;在沙汀先生的"其香居茶馆"可见到已成历史垃圾的袍哥、保甲长、乡绅之流;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你更可见到1889 年清末社会各色人等,什么闻鼻烟的、玩鸟的、斗蛐蛐的、保瞟的、吃洋教的、特务、打手……等等,最后是精明一生的王掌柜解下腰带了其一生。……总之,一个小茶馆就是人间社会的缩影。  

茶叶进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中有温馨。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富贵之家,茶事务求精妙,可夸示富贵、夸示高雅,不足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纵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亦可得条趣。  

综上所述,茶作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发出五花八门的茶道,可叫官场茶道、行帮茶道、情场茶道、小区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中有官气、有霸气、有匪气、有江湖气、有市侩气、有脂粉气、有豪气、有小家子气,这一切都发端于"口腹之欲",其主旨是"享乐人生",非道非佛,更多人生的内蕴。为了学问完整些、系统些,可概称为"世俗茶道"。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5/a345659c8e484c4ebabf7b34849488d2.jpeg


四大茶道---雅士茶道  


古代的"雅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古代的雅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中国的"雅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点。  

中国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 ",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着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茶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生七味,

茶便占一味,

中国人的口腹之欲,

永远绕不开的,

是那一抹茶香。

采下越冬茶树

初生的第一簇嫩叶,

这样的春茶,

是绿茶中的极品,

现在,

正是品茶好时节。

茶道

《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谈到茶,

很多人会觉得,

喝茶是有门槛的,

茶有茶道,

必然风雅,

大玻璃杯泡水如饮牛,

不解其道不如不饮,

其实不然,

中国的饮茶之道,

不在尚道,

而在崇文。

有人问法眼禅师,

何为人生之道?

禅师说,

第一是叫你去行,

第二还是叫你去行。

茶道亦然。

第一是要去喝,

第二还是要去喝,

等一壶煎茶水,

看一簇水底花,

清茶入喉时,

山明水秀自从口中来。

茶史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

寄与爱茶人。

茶圣陆羽曾说过,

“茶之为饮,

发乎神龙,

闻于鲁周公。”

神龙则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

一日内尝遍七十二百草,

是最早发现茶叶的人。

从上古开始,

中国人就与茶结缘。

那时的茶还是作为药用,

直接嚼下,

饮汁食叶,

以解误食之毒,

彼时的茶叶,

与草药并无分别。

混煮羹饮

秦汉至魏晋,

喝茶其实是吃茶,

煮茶如作羹汤,

一碗菜汤加许多调味。

东晋郭璞《尔雅注疏》中说:

“树小如栀子,冬生,

叶可煮作羹饮。”

茶叶没有经过煎焙,

带有原始草木的苦涩感,

所以当时的羹饮茶,

要和其他的食材一起煮制,

魏晋时期流行的茗粥,

便是将茶和小米一起煮沸。

除了茗粥,亦有茗菜,

或将茶叶与其他菜下锅混炒,

或将茶作为佐料撒在菜上,

粗茶淡饭,就是由此而来。

唐煎·宋点·明泡

到了唐朝,

茶的盛世随着盛唐展开,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甘先开花”,

天子爱茶,

人间纷纷效仿,

此时的茶,

不再是羹汤饭食,

而往饮品上过渡。

唐代的蒸青煎茶法,

把新鲜茶叶蒸干脱水,

制成茶饼,

喝的时候把饼碾磨,

煮时还要放入葱、姜、枣、橘皮,

味道很丰富,

像今天饮品店的调制品。

到了宋代,

流行点茶,

把茶磨成粉末,

像泡咖啡一样,

而明开始,

就用全叶泡茶,

一直流行至今。

从吃茶到饮茶,

茶在中国,

渗透进人间百味,

伴随着世事变迁,

茶中自有红尘味。

茶境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古代文人万事求风雅,

赏心乐事不够,

还须良辰美景相配,

一切景语需情语,

喝茶也不例外,

时不同,地不同,物不同,

喝茶的况味也千变万化。

茶的境味,

水为先,

器具次之。


茶之道,心道也


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品尝了人间的五味,纵观了人世的百态,放下了人性的妄念,才开始慢慢的品出茶的味道来。

茶乃心道。初始饮茶的人,因为不韵此道,一般会选择绿茶,品出的是青涩之苦。喝得久了,不耐苦涩,便会选择乌龙茶,味较重而少苦涩,不寒不热,似乎很符合中庸之道;经历的多了,如同对生活的品味,越来越喜欢厚重,所以又选择了醇香的红茶;随着斗转星移,一切都看淡了,又开始渐渐的喜欢起绿茶的清香来。
茶之道--乳茶之道

归于平淡,道之根本。“自然崇俭”是中国茶道人格上的最高准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朴”。茶道如此、人生如此、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的法则亦是如此。近代凯亚有云:“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一大传统特色,即乃简约之美也。

  人生如茶,无味之味才是真滋味,平淡之极方显神奇。道法自然,方可获得人生的和谐与宁静;崇尚简约,方可获得人生的圆融与朴真。只有如此心淡之人,方可品出茶茗的真味,方可体会人生的真谛。

  俗话说得好:大俗才是大雅。有人以为喝茶需在幽静的场所里,有端庄的茶艺师,配以精美茶具,再听上一曲佛音,方为高雅,似乎超脱。
孰不知,用大茶壶、大碗茶来荡涤尘埃,岂不是更爽乎。

  茶本是通灵之神物,集天地日月、山川雨露之精气修炼而成。在大自然的轮回中,只是因为人们的喜爱,便以感恩的心态存留于世。所以,茶又是圣洁之品,只有相知的人,才可以拥有。

  茶可道,非常道。圣人之道,亦仝于茶道也。茶道三昧,茶之道,在于心境的平和;茶道凡尘,茶之道,在于壶小乾坤大;茶道归一,茶之道,在于从无处来,到无处去;茶道无形,茶之道,在于心里有茶皆是茶。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