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一场没有归途的比赛:还原甘肃山地马拉松21人遇难事故
发布时间:2021/5/24  阅读次数:1057  字体大小: 【】 【】【
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9时30分,本次事件共造成21名参赛人员遇难。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 "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 21 人遇难 " 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事件具体原因和相关责任必须彻查,给遇难者和公众一个交代。同时,就此失去的 21 条鲜活生命,也必须引起方方面面足够的警示!


图片

如果天气正常,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对于跑友圈来说,只是一场相对轻松的赛事,因为海拔不高,长度也只有百公里。
有选手表示,比赛难度系数不太高,还有高额奖金,冠军可以拿到1.5万元,另外还有完赛奖,跑完比赛就可以拿到1600元。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恶劣的天气袭来…
跑友回忆比赛现场
跑友“流落南方”回忆
比赛日的早上
风和日丽、阳光甚好
大概10点半后

雨点密集、逆风出现

图片
雨点打到脸上
像密集的子弹一样
眼镜被雨水糊住
眼睛睁不开
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再往后
十根手指都没感觉了
把手指放嘴里含着
感觉含了很久
但手指仍然无感觉
同时舌头也冰凉了
这时

他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图片\

下山也不容易
他一小步一小步往下挪
开始迷迷糊糊
他事后回忆
自己决定下山时
应该处于失温边缘
如果没及时撤回

后果不堪设想

图片
参赛选手李铭说
下午2点50分左右
看到有的人哭
有的人喊着“救命”
有的趴着不动
有的三四个人围在一起
“自己很想营救
但是又很无力
因为我也可能随时倒下”
看到事态严重
李铭拨打120和110呼救
图片
今天凌晨5点左右
一名参赛者发朋友圈
讲述了惊魂一刻
“我在山顶昏迷两个多小时,鬼门关走了一遭。之所以能醒来,一方面是保温毯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身体素质好,最重要的是,昏迷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家人。”

图片

一名亲历者说
到第二个打卡点附近时
遇到冻雨、大风
当时已感到失温

躲到放羊的小屋里休息

图片

从山上下来的人说
山上的风大
看到很多人躺在地上
“下山的人很多都哭了

告诉后面的人不要上(山)”

图片

事发时

一段聊天记录让人心碎

图片
图片
图片

幸存选手发声:

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今天下午,在这次马拉松赛中幸存的选手张小涛发微博称,“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图片

大家好,我叫张小涛,昨天参加了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

昨天早上七点半,我们到达赛场做一些活动准备。当时一直在刮风,气温很低,因为赛场在景区,我们就在景区旁边的小店里取暖休息。九点的时候我们起跑,当时依然还有很大的风,很多人的帽子都被吹跑了。前20公里的都还好,情况都比较正常。
到cp2之后就开始出问题了,我算跑得比较快的,在前几名,到达cp2的时候就开始下雨,沿着黄河边跑了一段之后就开始爬升,cp2到cp3是爬升路段,这一段也是出事的地方。
在山下的时候已经有风雨,越往上风雨越大,到半山腰的时候雨里开始夹杂冰雹了,一直往脸上砸,我眼睛都开始模糊了,有些看不清路。
当时我在路上超了一位叫黄关军的选手,我当时还跟他打了招呼,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摆了摆手,意思就是听不见,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聋哑人,当时他状态已经开始不好了。还有一位来自贵州的吴攀荣的选手,我们从赛程开始就基本在一起跑,到达半山腰之后他开始全身发抖,说话都开始哆嗦,我看他状态也不好,就用胳膊挽着他一起。后来的记忆我也有点模糊,可能是风太大了路太滑了,我们没有办法一起搀着走,因为搀着走我们都要摔倒,慢慢分开了。我当时想着翻过这座山应该就好了,我就赶紧向前跑,这时候我应该是第4,吴攀荣是第5,黄关军是第6,很难过的是到现在为止,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我在继续往上跑的时候,因为风太大,就一直在摔跤,摔了不下十跤,肢体也比较僵硬,感觉身体慢慢不受控制,摔最后一跤之后我就起不来了。这时候我还有一点意识,我就赶紧拿保温毯披上。之后我就拿出GPS定位器,按了SOS,之后我就昏过去了
图片
33公里处,张小涛晕倒两个多小时。

在山上昏迷了大概有两个半小时左右,有一位放羊的大叔经过,把我扛到了窑洞里,生了一堆火,把我的湿衣服脱了下来,用被子把我包了起来,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醒了过来,有了意识

图片

晕迷两个多小时后,张小涛被救下

当时窑洞里还有其他选手,他们情况都比较轻微,大家一起在窑洞里取暖。因为那个地方不好救援,所以大家等我醒来之后一起走下山。到山底之后,白银的医护人员、武警等等都来了,昨晚也搜救了一晚上。我昨晚在抖音发了一个报平安的视频之后就一直没有睡觉,一直在等搜救的消息。
我现在除了手发麻之外,就是一些皮外伤了,身体暂无大碍,现在准备回老家跟家人相聚,让他们放心,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关于这次的意外,作为参赛者我也觉得无比悲痛,在此向所有遇难的同伴们表示哀悼,一路走好!
遇难选手中
有圈内高手、冠军
遇难的21名选手中
包括跑圈内顶尖高手
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梁晶

图片

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也参加了此次比赛
好友得知情况不妙时
立刻向主办方求证
对方表示
黄关军已不幸遇难
好友哭着说
“他是个聋哑人啊
连呼救都没办法”
图片

一名参赛者说

倒地的选手多是高手
因为跑得快、穿得又少
走得太快了
身体是僵硬的
但心是热的

走着走着就倒下了

图片

梁晶最后一条朋友圈

遇难者女儿
通过视频认出父亲
5月23日凌晨
贵州陆女士的家人接到
赛事工作人员电话
父亲在比赛中失踪了
在网传视频中
陆女士意外发现父亲的身影
双手已经冻得发紫
嘴边疑似吐着白沫
图片

5月23日9点50分

噩耗传来:父亲遇难
陆女士悲痛不已
“我多想暖暖

他那双冰冷的手”

图片
不少网友表示痛心
为何一群热爱运动、热爱生命的人
却被意外无情地剥夺了生命
究其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就是失温
失温是怎么一回事?
有多危险?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户外运动中失温的原因主要有:
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
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温度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失温有哪些症状?
失温可分为轻度失温和重度失温。
轻度失温
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重度失温
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为何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出现失温,具体如何施救?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
错误做法: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正确做法: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是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正确做法:隔绝地面——在转移患者之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错误做法: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更换干衣,进入睡袋——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正确做法: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第五步:能量注入
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
错误做法: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是常见的错误做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正确做法: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如何预防失温?
1.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2.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4.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越野赛道上,跑向生命终点的他们

手表里的最后轨迹


那块黄印斌记录运动数据的手表,如今记录着他生命的最后轨迹。

白银越野赛进行到4小时17分的时候,黄印斌的心率第一次急剧下降,挣扎之后,心率有了短暂上升,大约半小时后,又迅速下降,然后再上升。黄印斌终于顶不住了,5小时02分,红色的线条近乎垂直落到零点。

那是5月22日的下午2点02分,运动手表的GPS数据显示,黄印斌生命的最后37分钟里,他在比赛路线33公里处原地打转,轨迹像线团似的混乱。一位跑友分析,那时候,他已经严重失温,出现幻觉,四处寻不到路标,“在那里把生命熬完”。

在黄印斌遗体前方约100米处,是梁晶GPS信号最后停下来的地方。走访过现场的跑友记得,梁晶遇难的地方有两处深深的凹陷,是膝盖跪地留下的印记,还残存着血迹,边上留着半袋没吃完的能量胶。

在心跳数据归零之后,黄印斌和梁晶的GPS高度重合。跑友们根据两人手表中保留的配速数据判断,直到7多个小时后,救援人员才把两人的遗体抬入窑洞,第二天早上,由直升机运送下山。

躺在灵柩里的黄印斌,还留着和命运搏斗的痕迹。他的衣物上浮着一层尘土,紧闭的眼睛周围也全是沙子,膝盖磨得满是伤痕。他的双拳紧紧攥着,拳缝里还握着草。家属们没法把他的手掰开,只好将草一根根抽走。

从遗体存放处出来,黄印斌的父亲一拳锤坏了门口摆放的桌子,他又气又悔,“我要是知道他来这儿跑这么长距离的比赛,肯定不让他来!”一句话道出了众多遇难职业选手家属的心境,他们大多不知道亲人在经历着什么,只知道这是一份与生计有关的运动。

在圈子里,26岁到32岁是被普遍认为的职业巅峰。去年,黄印斌刚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成为一名职业跑手,现在正是他的黄金时间。

比赛开始前,黄印斌给师弟方银鑫打去电话,他显得有些兴奋,觉得自己最近状态“特别好”,兴许能拿冠军。黄印斌计划着,要是这次成绩不错,就去法国参加环勃朗峰越野跑,这是国际越野界的顶级赛事。

教练王维彪最看中黄印斌刻苦、能练的劲儿。在青海省体校训练的时候,队员们都是早晨六点钟出操,黄印斌凌晨四点半就出现在体育场上了。在5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训练之外还喜欢做些什么。“除了训练还是训练”,黄印斌说。

黄印斌很少和周围人谈起自己的经济状况。师弟方银鑫回忆,黄印斌在体校学习时,常在训练时向老师请假,出去跑有奖金的越野赛,有时候也出去打工,挣些生活费。学体育能量消耗大,晚上饿了,黄印斌常从食堂带出馒头,就着开水在宿舍吃。

残酷的是,黄印斌“天赋不足”,这始终让他在马拉松领域内距离顶尖选手差一步,更“赚不到什么钱”。越野跑成了黄印斌更现实的选择。方银鑫说,国内越野跑以业余选手为主,黄印斌的耐力强,又自律,这让他在越野跑领域有很大的优势。

在圈里,黄印斌被称为“50公里越野跑冠军收割机”,他拿过200多块奖牌,母亲为她在家中专门做了一个“奖牌展示区”。成为职业跑手后,黄印斌有了体面的收入,一位跑友估计,黄印斌一年大概参加20多场比赛,每年能赚三四十万元奖金,这还没算上赞助商支付的费用。

可父母总觉得这不是个稳定的工作。黄印斌自己提起过退役的事,他跟多位朋友提过对未来的打算:开饭馆,报考辅警,又或者做体育教练。28岁了,黄印斌也盘算着结婚成家的事。

对于在职业选手圈声名更盛的梁晶来说,参加越野跑已不仅仅是“拿到赏金”这么简单。网友“莫名其”在一家马拉松越野赛事公司工作,因拍摄比赛宣传片和梁晶相识。她回忆,2015年开始全职比赛的梁晶还没有太多签约和代言,他会研究哪个比赛奖金高、对手弱,再选择去参加。那时候,梁晶极限赶场,“比如五一黄金周,1号跑一个(比赛),4号跑一个,5号跑一个。”跑完之后,梁晶可能连颁奖仪式都没空参加,打声招呼“走了走了!”,赶往下一个比赛场地。

后来梁晶的成绩逐渐达到“封神”的程度,在“莫名其”看来,他本可以不必这么奔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职业选手会去给商界大佬做私教,或是做运动品牌的宣传推广。梁晶的水准远超过圈子里的大多数人,他也可以选择这种更轻松维持生计的活法,但他还是在高频率的比赛,“那更像是一种捍卫荣誉的感觉”。


  

黄印斌的手表里记录了他最后心跳归零的一刻



两对夫妻


赛道上,相比职业选手,业余跑者背负的东西没有那么多。

黄河石林是重庆姑娘文境参加的第一场百公里越野赛,开赛前,她在社交媒体上给自己打气,“选择一个据说爬升最小的首百,只求安全完赛。小妹子,加油!”

在朋友们印象里,25岁的文境大大咧咧,是个没什么烦恼的小丫头。在银行的会计工作枯燥、乏味,两年前,她开始跑步,这逐渐成了她两点一线生活中的闪光点。

参加马拉松、越野赛给她创造了出去探索世界的机会。去年,她趁着去贵州比赛,第一次走出重庆。出事前一个星期,她刚去四川理县参加马拉松,第一次看到了雪山。这次到黄河石林,是她离家最远的一次。

丈夫陈小涛一开始不支持文境参加跑团的活动。迷上跑步之后,文境变得“不着家了”:有时早上5点多就出门训练,晚上下班就出去跑步,到10点多才回来。每个星期四晚上,则是跑团固定的训练日。一开始,两人还为此闹过矛盾,后来,陈小涛“没办法”,拗不过文境,只能妥协了。

为了参加黄河石林越野赛,文境和相识4年多的陈小涛,把领证时间从“520”提前到了5月10日,婚宴订在10月。她主动和陈小涛说过,结婚后,就得回归家庭,没那么多机会参加比赛了——毕竟她打算生两个孩子呢。现在,她想抓住最后这段自由的时间。

在跑步这件事上,年过半百的严军得到了更多家人的理解,他和妻子刘戈都热爱户外运动,过去两年,他们都是一起参加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这项比赛有政府背书,在夫妻俩看来,值得信赖。只是今年,刘戈的腿出了些状况,严军只好一个人来参赛。

开跑前半小时,严军给妻子打了个电话,不到10分钟的通话中,他告诉刘戈,“风很大”。来参加过两届比赛,刘戈知道西北的风很“硬”,她叮嘱严军慢点儿跑,别着急。严军让她别担心,“我有自己的计划”。

刘戈信任丈夫,这位理工男对待比赛一向严谨。他喜欢提前规划,打印好备忘录,再据此准备需要的物品。这一次也同样如此,A4纸上,打印了从北京往返黄河石林景区的路线:他需要乘坐两趟火车,再坐3小时的景区大巴。备忘录上还列着60余件生活用品和参赛物品清单,准备好一件,就打一个勾。

当天下午两点多,刘戈在一段跑友群的视频中看到了丈夫,严军躺在一位选手怀中,双手裹在银色的保温毯里,右额头上有大片血迹,双眼闭着,眉头紧皱。在后续传来的视频里,抱着严军的选手将他背了起来,放在避风处,期间严军一直没有睁开眼睛。

第二天一早,刘戈乘坐一早8点的飞机抵达甘肃。落地后,一个陌生的白银号码打了进来,是丈夫遇难的消息。

这些日子,她和严军父母在景泰县处理后事。一次和政府工作人员谈论后续处理时,严军78岁的母亲突然昏厥过去,送去医院抢救。刘戈则一直失眠、头痛、血压升得很高。

原本,刘戈和严军打算在今年慢慢退出“跑圈”,毕竟年纪大了,准备转向游泳、瑜伽这些更轻松的运动。5月30日,是严军52岁生日,刘戈早早计划过,两人吃完蛋糕,要一块去看正在上映的电影《情书》。

生命在赛道上归零后,留给身边人的全是这样的憾恨。陈小涛也和文境父母来到白银料理后事,5月25日下午,从殡仪馆回来,他躺在宾馆的床上,手里攥着文境的手机,翻看着朋友给她发来的消息。出事后,文境手机里提示信息的小红点不停闪烁,她收到了上千条消息,“文境的性格,谁看了都喜欢,她朋友太多了”。陈小涛说着,又陷入了沉默。

文境的父亲文荣波坐在一旁,反复翻看着文境抖音里361条视频。他不时把手机递过来,指着视频,“这是她第一次跳广场舞”,“她放假回老家干活,这是在插秧呢,很能干的孩子。”……

在文荣波自己抖音账号的置顶视频里,他制作了文境在赛场上的照片合集,写着“赛场风采。小境,老爸支持你!”他反复念叨着,文境跟他说过好几次,她现在半马的成绩是1小时31分,她想跑进1小时30分,“再也没这个机会了”。


  

严军和妻子一起参加石林越野赛时的照片



95万赔偿的分歧


赛道上,他们是跑者,赛道之外,他们是各自家庭的支柱。

接到独子张维波遇难的消息时,父亲张瑞春一开始以为是诈骗电话,“他怎么会跑到甘肃白银这地方呢?”

从张维波还没记事起,张瑞春和妻子就离开重庆老家,去广州打工。张维波初中肄业,后来进过电子厂,也当过服务员、保安。这些工作总是干不长,他和父亲抱怨,工作累,也没多大意思。

唯独在跑步上,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在他现在工作的摩托车店背后就是一座山,平常下班后他都会去爬山,时间早的话,就跑一个小环,20多公里;要是时间充足,就跑个50公里的大环。

张维波的工资在4000元上下。好友张贵均说,他平常花销很少,唯独在跑步上没什么吝惜,一套越野赛从头到脚的装备就是两三万。在重庆周边参加马拉松赛事时,大家一般都会提前一天到达现场,张维波常在比赛当天骑摩托车赶过去,省下住宿、餐饮和交通费。

来黄河石林景区,这是张维波第一次来这么远参加比赛。在这次比赛的宣传中,完赛的选手都有1600元奖金,这对张维波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张瑞春不太理解儿子,一次他问张维波,要这么多奖牌有什么用,能变成钱吗?张维波反驳他,自己就是喜欢跑步。

从小就不在一起生活,父子俩交流不多。每隔两三天,张瑞春会给张维波打去电话,大多数时候的主题都是希望他能稳定下来,早点谈个对象,结婚生子。电话那头的张维波总是很忙,常常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

5年前,张瑞春给张维波在重庆买了套二手房,还欠下需分10年付清的20多万元贷款。除此之外,为了在老家建房,还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20万。在广州,张瑞春在汽车销售店做洗车工,妻子在店内食堂里做帮厨。除去日常开销,两人每月攒下的3000多元都还了房贷。

儿子去世后,张瑞春觉得,未来似乎不再有什么值得期盼的东西了,想想40多万的债务和年老后的日子,已经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即使是可以从比赛中获得收入的职业选手,生计的压力也一直都在。35岁的曹朋飞一直保持着安徽省男子马拉松业余组的记录,他话不多、能吃苦,是跑友们口中的“大飞哥”。作为大神跑者,训练后大家一拥而上围着他请教,他总是耐心解答。

风光背后,“大飞哥”跑步赚来的钱几乎是家庭的全部收入。去年,疫情期间比赛不多,收入不稳定,实在周转不过来,他向身边的朋友借钱应急,每次都不多,一两千元左右,奖金下来后,他立马就还上,“他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跑友陶磊说。

曹朋飞遇难后,留下了没有工作的爱人和上小学不久的女儿,以及还住在农村老家茅草房里的母亲。陶磊开始牵头,为他的家人募捐。

在深一度记者获得的事故补偿协议书上约定,一次性支付遇难者家属补偿金等90万元,丧葬费、家属交通费5万元,合计95万元。

5月25日下午,白银市市长张旭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1名遇难者的161名亲属全部抵达白银,已经和一半以上遇难人员家属签订和基本达成协议。但截至26日晚,根据家属群中的统计,至少有14位遇难者家属还没有在协议书上签字。除了对补偿金额不满,多位遇难者家属向深一度表示,在没收到事故调查结果前,自己不会签字。直到现在,许多家属对遇难者过世的时间、地点,以及之前是否发出过求救信息都不清楚。

5月27日上午,张瑞春还是签署了补偿协议,随后,张维波的遗体在白银市内殡仪馆火化。政府工作人员向他承诺,会为他和妻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另外,事故调查结果出来后,会根据情况进一步赔偿。

现在,张瑞春希望尽早把儿子带回家安葬,他无奈,“再僵持下去,情况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了”。


  

比赛前张维波(左一)和文境(左四)在起点的合影



生还者的心伤


经历过白银越野赛上的那场风雨,活下来的人心里也不轻松。

一位兰州的参赛选手在事发当晚迟迟没法入睡,他觉得很内疚,在比赛时,没有足够能力搭救其他人。他设想可能遇到的情况,如果对方还能行动,就拖着一起下来,如果动不了了,也只能尽可能安置在一个避风的地方,“理智告诉我,在那种情况下,能自保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个重庆女孩在最凶险的CP2到CP3赛段,和两个朋友在石头后面躲了很久。朋友先于女孩离开了躲避处,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得挺快的,状态看起来不错。之后,女孩扛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继续参赛到晚上8点多。她以为两个朋友是安全的,但在次日一早,收到了他们遇难的消息。

之后的几天,女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和哭泣,她很自责,总是一遍遍问自己,要是当时没有跟朋友分开,有没有可能他们就不会死?

参赛选手“流落南方”则用文字记录了一段更加直面人心的过程。一位50多岁的女跑者,在比赛一开始落在了队伍后面,足够的装备得以支撑她在恶劣的天气下继续比赛。女选手陆续见到了三四个躺在地上没有动静的选手,她用“魔怔”这个词形容那时的自己,觉得没办法帮助到谁,“回来之后我对自己当时的心理反应特别特别内疚,我不知道在那一刻我所谓的人性都去到了哪里,我突然发现我的身体里竟然也有没有人性的一面。”

直到后来,女选手遇到了另一个已经失温的女孩,她停下了脚步。女选手看着哗哗流泪的女孩就像看着自己女儿一样,她鼓励女孩吃下补给品,“你要吃,不吃你会死的,吃了就可以回家见妈妈了。”之后,她搀扶女孩,一路下撤。事后女选手觉得,山上的经历像是一个彼此救赎的过程,“如果我对身边的情况视而不见,即便我完成了比赛,我这辈子也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作为一名资深的越野教练,赵雷很理解那些在极端天气中也不愿放弃的选手,参加越野跑,就是为了挑战和突破,比赛就是要更高、更快、更强。“每个人都是有执念的,从内心来讲,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评判系统进行预警干预,选手是不会退赛的,都会选择坚持下去。”

对于那种经历磨难后的内疚心理,赵雷试着从圈内旁观者的角度宽慰,户外的第一能力是自主,帮人的前提是有能力,在顾及不了自己的前提下,想要去帮助别人,只会添乱。“这件事情发生在谁身上都会很难过,可事情已经发生了,着眼于眼下吧,毕竟生活还要继续,生命还要继续。”

“有些事情有心无力,有些事情有心有力,只要不留遗憾就好。”同是跑者,赵雷很希望幸存的选手能尽快回归当下,做眼前能做的事情,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好好活好每一天。


  

众多跑友自发到机场接张维波骨灰回家



按下“暂停键”后


越野跑圈按下了暂停键,“哀悼”是现在最大的主题。

赵雷没想到,越野跑第一次被大众所认知是因为这样一件事情,他坦承,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有可能退回到2013年、2014年时候的情形,没有什么比赛,也没有什么人参与。”

已经有连串“比赛延期”的通知下发,一路从越野赛事波及到公路马拉松赛事。2021“丝绸之路”宁夏-银川马拉松赛组委会发布公告称,受到疫情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组委会决定启动大型赛事熔断机制,继续延期原定于5月30日举办的比赛;原定于6月13日举办的2021兰州马拉松宣布延期;浙江省体育总会发布《紧急通知》,暂停中长跑和越野赛等有关赛事活动举办。

初步统计,国内已经有超过60场相关赛事被延期或取消,这其中也有赵雷所在公司正参与培训的赛事。他说,除了个别省市是被叫停外,其他都是主动停止。“此次事件产生的蝴蝶效应,此时此刻没有人敢做。”

投入上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赵雷说,更大的影响还在将来,举办比赛的投入势必会增加,审批难度也会加大,有多少选手愿意报名参加也要打上问号。

几位越野圈内人士都对深一度记者表示了类似的观点,这次事件也许会带来“倒逼”和“降温”的作用。整个圈子的浮夸乱象,各种“野鸡”比赛的层出不穷,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相关部门和协会拿出更详细、更严格的办赛规定和审批流程,一场“大洗牌”势在必行。

在文境和张维波所属的重庆越野跑社群“野狼战队”,队长“马野人”一度将500人的群聊禁言3天。开放后,也要求大家不再议论关于事故的话题,“再讨论下去,伤感的氛围会一直持续下去”。

跑友们自发将头像换成了黑色,最近团队的活动都暂停了。但“马野人”坚信,对于跑步的爱好是不会停下来的,已经有人重新跑过了和逝去者一同经历的路线,晒出轨迹,以此表达纪念。

连续两天,在跑团经常训练的重庆奥体中心附近,都有悼念活动进行。星星点点的蜡烛与菊花围成一个圈,两捧鲜花倚在地上,中间是用蜡烛摆开的数字:代表事发日期的“522”,和代表遇难选手的“21”。

前来悼念的上百人围成一个更大的圈,每人手里握一束菊花,低头不语。默哀完毕,众人静静散去。

有幸存者也来到现场,队长抱了抱他,“什么都不用说了,活着回来就好”。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