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的儿时朋友中,有教授和校长,也有环保清洁工和农夫,但是他没有一次表现出瞧不起他们。朋友和同学都说潘基文是一位很谦虚的朋友。不因对象决定约会的重要程度
潘基文就任外交通商部长官时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潘基文和他的弟弟潘基尚,还有儿时总是跟在他后面叫哥哥的两个朋友约定晚上一起吃晚饭。
但是那天下午4点左右,潘基文接到一个电话,通知他出席一个重要的会议。那时离与弟弟们约定的时间还有3个小时。潘基尚说:“哥哥公务忙,这是突发事件,谁也想不到的,我们先吃着,哥哥会议结束后再来。”
潘基文晚上7点左右给弟弟打电话说马上出发,就去了约会地点。一个小时后他出现在约会地点。弟弟们听到潘基文来之前发生的事情后都惊讶得合不上嘴。原来,会议结束后,韩国总统召集大家一起吃晚饭。但潘基文却以有约为由谢绝了,并赶赴约会地点。
一起参加约会的人都被潘基文的行动吓呆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地位高的人说一起吃饭时,大部分人都不会以要遵守和友人们的先约为理由而拒绝。这就是潘基文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约会不是根据约会对象决定重要程度,约会本身就很重要。
遵守原则办事
潘基文经常对亲人、朋友等周围人说:“可以靠在柱子上,但不要靠别人。”
通过了外务考试后,潘基文第一个就任职位是当时外交部的护照签发官员。那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有护照的人是很稀少的。签发困难,而且程序也很棘手。所以听说潘基文当上了护照签发官后,朋友和亲戚们都产生了“也许能帮上忙”的期待。
但是潘基文始终坚持立场。“如果是因为行政手续问题延迟签发护照的话,我可以帮忙催促。但是如果是本身就不可以签发的护照,我也帮不上忙。因为到处走关系办理护照签发,是一件虽然很简单但却违法的事情。希望你不要对我感到失望。”
因为从来都一视同仁,对所有人都一样遵守原则办事,虽然人们会有点失望,但没有一个人责怪他。而他的做事原则也一传十、十传百。
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潘基文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他是如何获得如此好的人脉的呢?
他始终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从来不会因为对方是有势力的人,就对他特别热情,也不会傲慢无礼地对待没有势力的人。
部下职员去给潘基文汇报时,潘基文从来都是亲手把椅子搬过去。职员们走出办公室时,他常常是打开门送到门口。不管客人职位高低他都会送至电梯告别,如果不是忙到没有精力都是如此。
和人们见面时总是先问好。如果一起去饭店吃饭,他总是将大家的鞋子整理好,把垫子铺好。不管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关系是否亲近都始终一视同仁。
他的亲和力是某一天突然产生的吗?当然不是。担任他小学班主任的郑莲进老师说,潘基文小学时就比其他孩子更用心。
“潘基文读小学时正是战后连吃饭都困难的时期。所以,每天能带父母准备好的盒饭来上学的孩子不到一半。那时潘基文家里算是情况不错的,他每天都带盒饭来学校。一天,一个孩子在体育课时悄悄溜进教室,偷了潘基文的盒饭正吃着,被我发现了。一是孩子年龄小,再者他得多饿才会做出那样的事啊。但我也很生气地质问他,‘那是你的盒饭吗?’这时潘基文进来了。看到我正在批评那个孩子,转过身对我说‘不是的,老师,是我让他吃的。’潘基文能通过当时的场面觉察出那位同学的困境,并帮助他,那时潘基文不过十几岁呀。”
为什么需要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10月30日至11月3日访问中国。在不少人心中,秘书长掌管着联合国这样一个“世界政府”,某种意义上似乎担任着“世界总统”。
然而在现实中,联合国并非“世界政府”,只是最大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联合国秘书长也不是“世界总统”,只是最知名的国际公务员。根据《联合国宪章》,秘书长的职能主要包括: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等机构的会议中,以秘书长资格行使职权,包括提交报告、提出建议、跟踪落实情况等;召集联大及联大特别会议;把其认为有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事件提请安理会注意;就重大国际问题发表声明或发出倡议;就国际争端等进行斡旋与协调等。
联合国秘书长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他也是万万不能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象征,具有不可比拟的道义感召力和政治公信力。联合国成立至今,先后已有八位秘书长,他们在安全、发展与人权三大领域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是秘书长创立了联合国维和行动,提出了“中立、同意、自卫”的维和行动三原则,在战争与和平的关键时刻,出现在中东,出现在非洲,出现在巴尔干,以中立的立场和独特的身份进行调解与斡旋。
——是秘书长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了千年发展目标,为解决发展问题在世界各地奔走呼吁,推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是秘书长高举反对种族主义的旗帜,带领国际社会拆除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樊篱;大力推动性别平等,提倡保护弱势群体,努力使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秘书长也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安南所说,“作为联合国秘书长,我是拉拉队长,我是组织者,我是推销员,我是催债者,我是聆听倾诉的人,还有其他方面有待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