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走天下 > 详细内容
两个人的旅行(7)古窑新姿
发布时间:2020/11/22  阅读次数:4280  字体大小: 【】 【】【

10月11号下午,我们从九江乘车到景德镇北,车程1小时10分。景德镇北站离市区很远,周边几乎没有什么服务设施。我们到达时已是5点多钟了,只有一辆901路公交正要始发,不管他了,上去再说。公交车驾驶员很健谈,他首先戏说:这里除了汽车还是汽车,然后问我们打算到哪儿。我说到比较繁华一点的,有住宿的地方就行。他推荐了几处,我们选了最近的昌江广场下车。

0

这是昌江广场附近的鑫百度酒店,是我们这次旅行所住的最好的酒店,室内空间大,布置得很雅致。

我们计划在景德镇呆一天,看看陶溪川创意广场和古窑民俗博物馆。这是景德镇昌江广场,清晨很多市民在此锻炼身体。

这是景德镇的珠山大道,宽阔的街道由西向东穿过昌江区沿伸至景德镇老城区,走在这么宽的人行道上,感觉如何?

景德镇曾以“千年瓷都”的名号享誉全球,如今已被潮州、佛山等地远远地甩在身后,被迫走上“去陶瓷化”的经济转型之路。许多国有老瓷厂只能展示昔日的辉煌。


陶溪川创意广场

我们参观的陶溪川创意广场就是一家破产的宇宙瓷厂”,6年前这里还是景德镇的一片“城市废墟”,如今华丽转身为文创园区,俨然成为了景德镇在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整个园区以红砖建筑为主,都是在原先厂房基础上改造而成,开阔通透,层次分明。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停产,但厂内遗址依然保留着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建筑及设施。风格迥异的老厂房,完整的煤烧圆窑包以及各种年代感的设备工具,在这里都能见到。

修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苏联风格的锯齿状包豪斯厂房,是园区建筑的一大特色。

墙上的革命口号仿佛使人们走进了那轰轰烈烈的火红年代。

旧厂房墙面上悬挂着的绿色垂直植物,又显得那么生机浪漫。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的大烟囱是园区一大亮点,光影倒影,静静融合着曾经与现在。

10月12号清晨,我们走进这座多业态特色文化园区,它是在各个车间房内设计改建成的。美术馆、博物馆、餐饮配套、书店茶馆、小型广场、设计中心、交流中心、个人工作室、国际艺术家工作坊一应俱全。

在保留老厂房外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强烈的对比带有鲜明的时代感,整体和谐统一。

园区内的现代雕塑和十几米长的梵高星空墙。

有些区域免费对各大院校艺术类学生开放,再根据入驻学生群体的设计创新水平进行淘汰制管理,激发“新生艺术家”对艺术理念的创作热情。


我们游览时,很多艺术小店还没有开门。据当地晨练的人说,园区大部分商家下午营业,晚上是游览陶溪川的黄金时间,那时,光与影,人与物的互动,才是陶溪川的魅力所在。我们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一番。

对于有千年历史的景德镇来说,陶溪川是个“年轻”的生命体,这些独特的陶瓷基因、多元文化和保护利用模式,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赏。

走过看过,印象深刻的感觉是:陶溪川是一个既传统又时尚、既古老又新颖的地方。如果有朋友们来访,一定要在下午和晚上来哦。


古窑民俗博览区

陶溪川,我们在珠山大道乘33路公交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古窑民俗博物馆)。刚下公交,就看到了古窑的外墙,上面写着“北看故宫,南看古窑”。哇,口气真不小。后来到里面看看,发现古窑和故宫是有些联系呢。

沿着古窑柴路往上步行一段山路,大约1公里多,才是博物馆的正门。

碎瓷片在瓷都人们的眼里都有它的用处,铺在地上拼出不同造型,装饰着道路。

景德镇 ,一座以单一陶瓷产业支撑一千多年发展与繁荣的城市,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这是博物馆前的中心广场。

“瓷都”千年窑火不断,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此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创制出一种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大量出口 欧洲 。 欧洲人就以瓷器(china)作为生产瓷器的“ 中国 ”(China)的代称,直至今日。

走进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随处可见的瓷元素:漂亮的青花瓷路灯;躺在小公园地上各种大青花瓷瓶;古色古香的青花瓷垃圾桶,体现出制陶人对瓷的情感。

破碎的瓷器片也能“变废为宝”,无论是水渠还是花坛,五彩缤纷的瓷片也能将原本的平淡无奇点缀得五彩缤纷。

说一下紫禁书院。过去的几百年间, 北京故宫与江西景德镇就有着极深的渊源。作为国内最顶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里的琳琅满目的藏品中,众多的皇家瓷器精品均出自景德镇 。古窑民俗博览区的“紫院”系故宫“紫院”的分院,通过故宫出版物及文化创意产品展,传播千年瓷都的陶瓷文化。  

紫院坐落在湖中央的小岛之上
,长廊小桥通水榭,树荫林立,郁郁葱葱,是城市中心的大氧吧。

紫院这个“行走的故宫”古色古香,是书画文玩,雅士同好;茶香琴韵,骚客共赏的好去处。

在景区内的中心广场上,立着窑神童宾的雕像。童宾被景德镇历代制陶人敬奉为“窑神”,又被称为“风火仙师”。童宾是明万历年间的烧窑师傅,当时皇帝下令景德镇烧制一批直径一米的龙缸,规定期限内没有烧制成功整个烧制班子都要杀头。但龙缸太大了,烧制非常困难,在一次烧制过程中,童宾跳入了火中,结果那一窑竟然烧制成功 。其他人为了纪念他,尊奉童宾为窑神。

景区分为历代古窑展示区、陶瓷民俗展示区、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三大区域。整个景区建造极富美感,又因不是热门景区,信步游走,非常惬意。

致美轩陶瓷陈列馆,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瓷器博物馆

里面陈列了不同时期的陶瓷,让每一个来访者都能够或多或少的了解到陶瓷的发展脉络,收获到一点陶瓷历史文化知识。

景德镇的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致美轩侧边院落里的磁磁磁。

风火仙师庙。早在1989年,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风火先师庙就已经被列入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供奉的是被后人尊称为“窑神”的风火仙师童宾。

景区内的仿古作是传统手工技艺制瓷作坊,俗称坯房,是按照我国古代陶瓷手工业劳动生产作坊建造而成。

“坯房”,是制作瓷器最初始的地方,根据制作瓷器的品种不同,又分为“圆器作坊”和“琢器作坊”。


作坊主要生产日用瓷为主,其中包括碗、盅、壶、碟等品种,胎质细腻,造型规整。

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原料是高岭土,高岭土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的高岭村,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制瓷粘土,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多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即将泥放于坯车上,借旋转之力,用双手将泥拉成。在飞旋的辘轳车上,只见师傅双手蘸水将泥团包紧,缓缓向上捧起又压下,如此反复几次,手随泥转,泥随手变,随着师傅手的变换,一只碗一只盘或者一个葫芦的粗坯就出来了,让你疑心师傅是不是个魔术师。游客可以免费体验。



然后,师傅要挂掉底部多余的部分,最后打磨成型。


修好坯的瓷碗,师傅们会放在一个木架上,摆成一排,放在庭院中晾晒。

做好的胚子晾晒后就进入了隔壁工作坊上釉、雕刻。老师傅们一丝不苟,精工细作,一件件瓷器胚子在他们的手下制作完成了,熟练、周正,每道工序都天衣无缝。


画青花,俗称“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这是青花瓷器工序中最美的一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位扒花粉彩大师,她和她的老伴都是非遗传承人,老太太先天性的耳聋使她一辈子沉浸在瓷器工艺的世界里,做上这样一件扒花粉彩的瓷器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几个月。就这样一笔一画,大师将这种阴阳突出,浓淡分明的制造技术做到极致。


这位大师在磁盘上一笔一笔描画着猴子,这可是细致的活儿啊,手不能有一点抖,轻重拿捏得当,想一想,就不是朝夕之功。难怪瓷亦如玉,既有价又无价。


许多老师傅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制作陶瓷,并且一辈子专攻一道工序。我不敢想像,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坚持的过程中会有多少次动摇,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浮华的时代里,也许,这正是我们越来越迷恋复古的原因,其实我们所迷恋的,就是这样的心意,一种融入爱的职业,将掌心的温度融于器物,一种坚持,一种执着……


走出坯房,眼前是如此缤纷夺目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这是人们对景德镇瓷器的形容。这里展览和出售瓷器,虽然都是仿品,但是仍然可见其精致。


这里的一个壶、一个盅、一个碗,都是非遗传承和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无论是日常用的茶具、餐具,还是撑场面用的大型摆件,这里应有尽有,不同的预算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所爱。

除了古手工作坊以外,博览区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古窑,你可以依次看到清代镇窑、狮子窑、明清御窑(青窑、龙缸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

窑柴堆。传统制瓷烧炼使用的燃料,主要为马尾松柴。工人们将松木锯成八寸左右的木段,然后劈开成片状,使之成为窑柴。

2009年至今,古窑相继成功复烧了11座历代的典型瓷窑,让古窑蜕变成一座“活”的陶瓷博物馆。

明代葫芦窑。葫芦窑是景德镇葫芦形柴烧瓷窑的简称,为景德镇特有的瓷窑,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景德镇的葫芦窑有专门的文字记载,并配有插图。明代葫芦窑兼备了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整个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和清代镇窑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馒头窑是北窑南迁,升降温慢,窑壁厚,保温效果好,适用于烧制大件瓷器。

龙窑,南方常见的窑型,多依山坡而建,前高后低,前后两侧设投柴口,上下同时加柴,升降温快,只能烧小的器物。

清代镇窑。它是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容量最大的柴烧瓷窑。它始建于距今约300年的清朝乾隆初年,曾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的陶瓷。1995年前一直维持正常烧炼生产,窑火熊熊燃烧了上百年。

狮子窑流行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因外形像狮子而得名。一般柴窑以松木为燃料,而狮子窑则以松枝杂木为燃料,多用烧制民用瓷器

明清御窑。御用窑是明清两朝为皇帝烧造瓷器的御用瓷窑。按照烧造不同品种瓷器和窑具的功能要求,分别营造了青窑、龙缸窑、风火窑等“六式窑”,在长达500年的岁月里,烧制了大量精美的御用瓷器。


在熊熊火焰的柴窑边体验一把古窑的温度。

参观完散发着历史余温的古窑,我们来到天工雅院,这里游客少,环境清净,休息一会儿就可以返回了。

在博物馆的东北角还有一座唐英纪念馆。唐英是雍正、乾隆两朝在景德镇的督陶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陶瓷艺术家。

在他任职期间,不仅制瓷工艺发展为历史巅峰水平,还著书立说,著有《陶成纪事》、《陶人心语》、《陶冶图说》等,及文艺与严谨于一身,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督陶官。





古窑西部的“清园”,是四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分别为“玉华堂”、“大夫第”、沧溪民宅、窑柴行老板住宅,整个建筑立势轩昂,用料考究。里面布满了人物雕塑,栩栩如生,反映了景德镇人关于瓷器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一些历史。



中国那么大,可称非遗的东西太多了,并不是件件都能传承下来的,可是,制瓷却不一样,瓷于中国来说,那是一张古老而精美的名片,而现代传承使陶瓷变得更加生动。

游览完古窑,时间已近中午,乘车回到酒店打点行李,乘16路公交到浮梁汽车站,再转车到瑶里,开始古村、古道的旅行。

下一站:婺源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